2004年11月號 CBETA 發行 |
|
|
公告
|
|
|
|
編者的話 |
|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
本月,又是 CBETA 豐收的一個月,除了工作進度一切順利之外,也在高麗藏的相關問題有了不少突破。因此特邀本協會輸校組將高麗藏原本與影印本相關的問題以專文的方式做一個介紹,將這些心得與經驗分享給大家。 在本期網站導覽中,除了有高麗大藏經研究所之外,也介紹了教育部異體字字典,這也和本協會近日處理缺字有很大的關係,歡迎各位前往尋寶,相信必能有令人驚艷的收獲。 在回覆讀者來函中,有一段是 CBETA 同仁與讀者兩個小時的 email 對話。整個過程,除了問題順利解決而令人感到愉快之外,也讓同仁們想到 CBETA 總幹事常與同仁們分享的一段話:「服務的本身,即是菩薩道的實踐。」 當大家希望 CBETA 能提供更多服務的同時,CBETA 也希望能有更多服務的機會,藉此因緣,感恩大眾提供 CBETA 為大家服務的機會。 電子報編輯 敬上 |
|
|
|
網路校對進度 |
|
「為大藏經盡一頁心力」計劃 最新進度:
|
|
|
|
各組最新進度 |
|
◎輸校組
◎研發組
◎標記組
◎缺字組
◎網資組
|
|
|
|
一步一腳印--CBETA的經驗分享 《高麗大藏經》影印本問題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輸校組報告 前言 漢文大藏經的一般存在軌跡:抄寫→雕板印刷→鉛字印刷→數位記錄。這樣一個歷程,每一環節都可能修訂前一環節的錯誤;但由於「媒體」轉換,不可諱言,同時也新增許多難以預期的錯誤。《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屬於數位記錄階段,在適切運用「標記語言」下,我們到底能夠修訂多少歷史錯誤(修訂前後狀況皆有記錄),並且在有限時空條件下又衍生多少新錯誤,這一直是我們小心謹慎的地方。 今天這個主題在於《高麗大藏經》影印本。有關《高麗大藏經》的歷史意義及價值,請參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網站的介紹 (http://www.lib.cuhk.edu.hk/collections/dazangjing.htm)。就目前現況,精審校勘的《大正藏》(鉛字印刷)是目前學界廣泛應用的版本,而《高麗藏》(雕板印刷)為其主要底本。我們在編輯《CBETA 電子佛典集成》(數位記錄)時,若發現《大正藏》用字問題往往必須溯查《高麗藏》,若判別《大正藏》錯誤且《高麗藏》正確時,即載明參考麗本 的冊、頁、欄、行等資訊予以修訂。 新文豐出版的《影印高麗藏》在台灣以及世界華人地區甚為普遍,CBETA 過去都以之為出處依據。直到近來韓國「高麗大藏經研究所」 (http://211.46.71.250:8088/condsearch/) 公布高麗藏電子檔(「藏經數位化」的趨勢不能忽視),我們在實務運用後發現某幾冊新文豐影印本的經文編次有問題。這種誤差,明顯影響我們的修訂標記,因此必須予以釐清。 經文脫序有六冊經初步查考,新文豐影印本問題發生在第14-17及第19-20等六冊,函號範圍:景~夙、不~竟,經號範圍:K.500~K.648、K.651~K.888。這六冊經文在編排時"脫序"了,與最後一冊(48冊)總目錄不合,也跟韓國「高麗大藏經研究所」及一些重要經錄目錄不合。 例如:
按千字文 (http://www.chinapage.com/big5/prose/1000w.htm) 內容,這一段函號先後順序為:言辭安定篤初誠美慎終宜令。「安」在「定」前才正確,影印本經文顯然沒照函號次序編排。 原因探討為何如此?新文豐出版公司裝訂錯誤嗎?我們實地去台灣大學(1-25冊)、南華大學(1-48冊)看到韓國「東國大學校影印本」後,這個疑惑終於解除--新文豐影印本跟台大、南華兩所大學圖書館的韓國「東國大學校影印本」一致。這意思是說,新文豐只是照印,問題可能出在韓國東國大學校那邊。 影印本第48冊,有一篇題為<高麗大藏經影印本完刊詞>,刊載日期西元一九七六年,作者東國大學校總長李瑄根說:「影印本刊行事業於一九五九年開始,由當時的總長白性郁博士主持。但此事業因其間發生種種事情而遷延,以致未能按照最初的計劃進行。那就是反映國內外混迷的不幸事件。本人於一九七四年七月就任本校總長....,因此決心推進其完刊。經呼籲的結果,幸得有志各位教職員之響,乃於一九七五年一月十六日成立完刊推進委員會著手進行此事業。我們再檢討既刊本的體裁與內容,並校正其錯誤,為了使學術界能充分利用高麗大藏經,乃按照現存版本編次充實影印原本,終於完刊全四十七卷。」接著,後面一篇題為<高麗大藏經的歷史及其意義>,作者李箕永在最後寫道:「尤其在編纂上,完全忠實於高麗大藏經原本之編次,校正既刊行的幾卷影印本中之排列錯誤....。」(以上原為韓文,中文由新文豐編審翻譯。) 由此推論,東國大學校是知道問題的,並且因此影印本有校正前及校正後之分。韓國「高麗大藏經研究所」的經目編排與新文豐影印本最後一冊的總目錄一致,也極可能與校正後全套影印本一致。可惜,對於有問題的六冊,新文豐採用的並不是校正後影印本。奇怪,李瑄根先生的文字發表於1976年,新文豐影印初版是在1982年(按第48冊版權頁),為什麼不是採用校正後的版本? 就台灣大學、南華大學所看到的「東國大學校影印本」,抽樣看它的版權頁是這樣:
或許李瑄根先生於1975年成立完刊推進委員會後,「校正既刊行的幾卷影印本中之排列錯誤」才正式進行,而在1975年以前發行的影印本則錯誤仍在。 剛查到這則《金版高麗大藏經》廣告 (http://www.hdbook.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4):
可能吧,這一套是最新的高麗大藏經影印本。 蔡前輩的一段話蔡運辰先生編著《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新文豐,1983年初版)一書中,關於麗藏的考釋有這麼一段話:
原來,這是一個老問題,蔡運辰先生早已發現。上面的[註一]、[註二]是筆者後加的,茲說明如下: [註一] CBETA 要做什麼 於實務作業中遇到這個問題時,筆者曾告知香光尼僧團自衍法師。法師在明白原委後,已著手修訂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藏經目錄整合查詢系統」(http://www.gaya.org.tw/library/aspdata/search/search.htm),標明經文出處依新文豐影印冊頁,但麗本經號則依影印本總目錄。 在 CBETA 的立場,必須兼顧目前廣泛流通的「新文豐影印紙本」,以及未來勢必成為主流的「高麗大藏經研究所電子檔」或是更新更正確的紙本資料。所以,對於有問題的六冊,其經文失序情形有必要予以釐清。理論上,其間存有一些冊、頁、欄的數學換算關係,只要下點功夫應可同時對照「新文豐影印紙本」與「高麗大藏經研究所電子檔」出處。 進一步,在處理完經文次序後。我們構想著,既然「高麗大藏經研究所電子檔」已經完成,若將「CBETA 依大正藏輸入的電子檔」與之比對,應可完成同一經目「大正藏<=>高麗藏」行首資訊對照,比如羅什所譯《佛說阿彌陀經》有以下 T<=>K 對照關係: [T12_p0346b27] [K11_p0185a02] 更進一步,希望能與「高麗大藏經研究所」合作,或取得《高麗大藏經》影印本掃瞄圖檔使用權,在查詢麗本資料時可以直接顯示再雕版圖檔。目前高麗大藏經研究所網頁有提供 TTF 圖檔 (如: http://211.46.71.250:8088/cgi-bin/view.exe?11_0185-01.gif),但這是經過一層人工處理的資料,跟再雕版原樣掃瞄圖檔在史料應用價值上是不能相比的。 在數位化的今天,CBETA 將《大正藏》大部分做成電子檔與大眾分享,而「高麗大藏經研究所」在完成《高麗藏》電子檔後,藉著與 CBETA《大正藏》電子檔比對,於今年(2004)出版了重要的《高麗大藏經勘校錄》。這部書詳細羅列《高麗藏》、《大正藏》用字差異,並有許多雕板破損及正誤檢討,等於同時有力提昇兩套藏經的品質。這正是善用電子資源的最佳典範。本著這種進步精神,在藏經數位化工程上,CBETA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不斷突破將是一條永遠的路。 完稿因緣 小小報告,無緣不成。茲摘要記錄於后:
|
|
|
|
回覆讀者來函 |
|
讀者來函:
CBETA 回覆:
讀者來函:
CBETA 回覆:
讀者來函:
CBETA 回覆:
讀者來函:
CBETA 回覆:
編案:底下是同仁與讀者的連續問答,故依序交錯排序。
|
|
| |
網站導覽 |
|
高麗大藏經研究所 ( http://www.sutra.re.kr/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http://140.111.1.40/)
|
|
|
|
交流園地 | |
歡迎投稿!來稿請寄至這裡。 |
![]() website: http://www.cbeta.org/ email: service@cbeta.org 112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76號4樓 TEL:(02)28932133 FAX:(02)28930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