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位法友們,大家好!
CBETA 新增了二冊卍續藏經文,分別是 X54、X74, 以上扣除大正藏重複經目後,總共有 156 卷。 此外,原文無句讀者(列表行首標#)皆已重新圈點,合計有24卷。 經目列表如下:
■中國撰述 諸宗著述部一 三論宗
1.內容包含 X54,扣除大正藏重複經目,共 24 卷。
2.原文無句讀者(列表行首標#)皆已重新圈點,有 14 卷。
#X54n0866 肇論疏,(三卷欠下卷),晉.惠達撰
X54n0868 肇論疏科,(一卷),宋.遵式排定
X54n0869 夾科肇論序注,(一卷),宋.曉月注
X54n0870 注肇論疏,(六卷),宋.遵式述
#X54n0872 肇論新疏游刃,(三卷),宋.文才述
X54n0873 肇論略註,(六卷),明.德清述
X54n0876 三論略章,(一卷),隋.吉藏撰
#X54n0878 物不遷正量證,(一卷),明.道衡述
#X54n0879 物不遷正量論,(二卷),明.鎮澄著
#X54n0880 物不遷論辯解,(一卷),明.真界解
■中國撰述 禮懺部一
1.內容包含 X74(禮懺部),扣除大正藏重複經目,共 132 卷。
2.原文無句讀者(列表行首標#)皆已重新圈點,有 10 卷。 經目列表如下:
X74n1464 三時繫念佛事,(一卷),宋.延壽述
X74n1465 三時繫念儀範,(一卷),宋.延壽述
#X74n1466 無量壽佛讚註,(一卷),宋.元照撰 戒度注
X74n1467 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十卷),元.王子成集
X74n1468 西歸行儀,(一卷),清.古崑錄輯
X74n1469 華嚴經海印道場九會請佛儀,(一卷),
X74n1470 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四十二卷),唐.一行慧覺依經錄 宋.普瑞補註 明.讀徹參閱 明.木增訂正 明.正止治定
X74n1471 華嚴清涼國師禮讚文,(一卷),宋.智肱述
X74n1472 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一卷),宋.淨源集
X74n1473 華嚴普賢行願修證儀(西元一○六九年修訂本),(一卷),宋.淨源集
X74n1474 華嚴道場起止大略,(一卷),
X74n1475 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十八卷),唐.宗密述
#X74n1476 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一卷),宋.淨源錄
X74n1477 首楞嚴壇場修證儀,(一卷),宋.淨源編敘
X74n1478 依楞嚴究竟事懺,(二卷),明.禪修述
X74n1479 佛母孔雀尊經科式,(一卷),
X74n1480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宋.知禮始集 清.讀體重纂
X74n1481 准提三昧行法,(一卷),明.受登集
X74n1482 准提焚修悉地懺悔玄文,(一卷),清.夏道人集
X74n1483 藥師三昧行法,(一卷),明.受登集
X74n1484 慈悲藥師寶懺,(三卷),
#X74n1485 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一卷),明.智旭集
#X74n1486 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一卷),明.智旭述
X74n1487 慈悲地藏菩薩懺法,(三卷),
X74n1488 得遇龍華修證懺儀,(四卷),明.如惺撰
X74n1489 吳中石佛相好懺儀,(一卷),明.傳燈集
X74n1490 舍利懺法,(一卷),清.繼僧著
X74n1491 禮舍利塔儀式,(一卷),清.弘贊編
X74n1492 禮佛儀式,(一卷),清.弘贊編
X74n1493 供諸天科儀,(一卷),清.弘贊集
X74n1494 金剛經科儀,(一卷),清.建基錄
X74n1495 慈悲道場水懺法隨聞錄,(三卷),清.智證錄
X74n1496 慈悲道場水懺法科註,(三卷),清.西宗集註
X74n1497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六卷),宋.志磐謹撰 明.袾宏重訂
X74n1498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九卷),清.咫觀述
X74n1499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法輪寶懺,(十卷之內自一之上至二卷),清.咫觀記
X74n1499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法輪寶懺,(十卷之內自三至十卷),清.咫觀記
#X74n1500 蘭盆獻供儀,(一卷),宋.元照重集
#X74n1501 釋迦如來降生禮讚文,(一卷),宋.仁岳撰
#X74n1504 南山祖師禮讚文,(一卷),宋.智圓述
#X74n1505 南山祖師禮讚文,(一卷),宋.仁岳述
#X74n1506 南山祖師禮讚文,(一卷),宋.允堪述
#X74n1507 大智律師禮讚文,(一卷),宋.則安述
|
讀者來函:
您好,敝人有一套燒錄機,曾燒貴會的 iso 檔,轉為可安裝在硬碟上的光碟片,然後以少量的方式,放在廟宇中之經書 架上,請問這些光碟片是否為違法?
是否可以自行燒錄且流傳,有無觸犯到貴會的著作權聲明,在下不熟悉法文.
CBETA 回覆:
您的處理方式是合法的,並沒有觸犯到本協會的著作聲明,我們亦感謝您的協助與推廣。
由於我們每半年或一年會有更新 ISO 檔的內容,為了保持流通的資料是最新的內容,我們亦建議您少量處理即可,非常感謝您的發心。
讀者來函:
是否考慮過增加集體以電腦液晶投影上課或閱讀方式的適合操作功能與及顯示方式
我的經驗如下:
- 集體使用電腦液晶投影上課或閱讀,因有關後排同學位置字體需放大,
所以以原經文段行方式為佳.
- 為使同學得以清楚對照原經文位置,於每行經文前面增列行號(兩位數
00~29),
現新版的CBreader.exe 尚無法選擇只顯示兩位數行號.
- 現新版的Cbeta 以一部經為一個檔案的方式存放,若於電腦液晶投影上與及操作人員容易迷失位置,因此須於經文每頁開頭標示經名,頁次及與上中下欄.
以上是我的建議,提供參考! 謝謝!
CBETA 回覆: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您的建議都很不錯,下次改版時,會將您的建議列入考慮,若還有其它心得感想,也請不吝來函指教,非常感謝您!
讀者來函:
感謝您們為佛典電子化不遺餘,有件事情希望您們能幫忙查證一下。
最近我在您們的線上觀看電子佛典時,在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十冊
No.
1060《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裡,發現其中一段經文,如下:
T20n1060_p0107c02(00)║阿他豆輸朋(十四)阿逝孕(十五)薩婆薩哆那摩婆
T20n1060_p0107c03(00)║伽(十六)摩罰特豆(十七)怛姪他(十八)唵阿婆盧醯(十
似乎有遺漏了一句。因為一般我所看到的大悲咒都是「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不過在電子佛典上我卻沒有看到「那摩婆薩哆」這句話,是不是在大正新脩大藏經裡真的沒有這句話呢?能否麻煩您們有空能查證一下,感激不盡。
CBETA 回覆:
本經(T1060 【唐 伽梵達摩譯】 )大正藏採用明本做底本。
其他藏經版本,除高麗藏作「 薩婆 菩 哆那摩婆 伽」外,
磧砂藏、龍藏均作「薩婆薩哆 那摩婆 伽 」,與大正藏同,沒多出「那摩婆薩多」等字。
卍續藏禮懺部 (X74)也有提到這個咒,相關內容如下:
X74n1480_p0544a13║阿他豆輸朋(十四。此是甘露菩薩。亦是觀世音菩薩部落以為眷屬也)阿逝孕(十五
X74n1480_p0544a14║此是飛騰夜叉天王。巡歷四方察其是非也) 薩婆薩哆 那摩婆薩哆 那摩
X74n1480_p0544a15║ 婆伽 (十六。此是婆加帝神王。其形黑大。以豹皮為[袖-由+昆]。手把鐵叉) 摩罰特豆(十七。此是軍吒
X74n1497_p0786b20║皤哆沙咩(羊鳴音)薩婆阿他豆輸朋 阿逝孕 薩
X74n1497_p0786b21║ 婆 薩哆 那摩婆薩哆 ( 藏本無此五字 )那摩婆伽 摩罰
X74n1497_p0786b22║特豆 怛姪他 唵阿婆盧醯 盧迦帝 迦羅
X74n1499_p1030a17║無那囉謹墀(十二)醯利摩訶皤哆沙咩(十三。羊鳴音)薩婆
X74n1499_p1030a18║阿他豆輸朋(十四)阿逝孕(十五) 薩婆薩哆( 世本有那摩婆薩哆五字 )
X74n1499_p1030a19║ 那摩婆伽 (十六)摩罰特豆(十七)怛姪他(十八)唵阿婆盧醯
可見這應該也是版本傳抄間的差異問題,至於相關的考證,建議您可以向這二個網站請益:
悉曇資訊網 http://www.siddham.org/
嘉豐出版社 http://www.mantra.com.tw/e-new88/www/cgi-bin/index.cgi
讀者來函: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一冊 No. 3 《毘婆尸佛經》
T01n0003_p0154b18(02)║ 俱同幻體四 〔 太 〕 無別。如失保調亦不能免。
T01n0003_p0154b16(00)║ 四大假合虛幻不實。稍乖保調即生苦惱。
T01n0003_p0154c02(01)║ 俱同幻體四 〔 大 〕 無別。如失保調亦不能免。
請問 ? : T01n0003_p0154b18(02)║ 俱同幻體四 〔 太 〕 無別。
T01n0003_p0154c02(01)║ 俱同幻體四 〔 大 〕 無別。
應該讀 〔 太 〕還是讀〔 大 〕或是都可以,煩請回覆、謝謝!
CBETA 回覆:
您好: 一般都是 四〔 大〕,在該 〔太 〕 字上有一個註解:
《毘婆尸佛經》卷1: 「俱同幻體四 [5]太 無別。如失保調亦不能免。」(CBETA, T01, no. 3, p. 154, b17-18)
[5]太=大【宋】【元】【明】。
也就是說,在【宋】【元】【明】三個版本的大藏經都是用 〔 大〕字, 惟大正藏是參考高麗藏而用 〔太 〕字,依一般習慣,用 〔 大〕是比較適當的。
讀者來函:
【經錄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
T01n0003_p0156c10(00)║ 毘婆尸佛經卷下
T01n0003_p0157a11(16)║ 得法堅牢法依法住法不動法不捨法不空法。譬如白 [ 疊 * 毛 ] 無諸塵垢
[ 疊 * 毛 ] 請問這一個字的讀法 ,能用注音教我嗎?謝謝!
CBETA 回覆:
介紹您一個好用的網站: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140.111.1.40/main.htm
查詢毛部 22 劃即可找到此字
http://140.111.1.40/yitic/frc/frc06045.htm
它的注音是 "ㄉㄧㄝˊ", 音同疊字, 意為 "精細毛織布。" 詳細內容可參考字典中的說明。
讀者來函:
讀雜阿含卷五 (一一O) 時發現的小錯誤:
經中所提到的"薩遮尼揵子" 在其中一段把"揵" 打成了 "犍" (打錯的那一段開頭為:
爾時。薩遮尼犍子往詣聚落。諸離車等集會之處。)
CBETA 回覆:
在大正藏中,此段經文有一個校勘:
《雜阿含經》卷5:「爾時。薩遮尼[15]犍子往詣聚落。」(CBETA, T02, no. 99, p. 35, b8-9)
[15]犍=揵【宋】*【元】*【明】*。
也就是說,大正藏以高麗藏為底本,故使用 "犍" 字,而宋元明三朝的大藏經則使用 "揵" 字。
依常理判斷,同一經中的譯名應該使用同一字,但此類校勘問題屬歷來版本傳抄的問題,故我們保留原來的樣式,暫時不予以額外處理。同時非常感謝您的來函指教。
讀者來函:
【經錄部類】〔阿含部類〕〔阿含部〕
T01n0003_p0156c10(00)║ 毘婆尸佛經卷下
T01n0003_p0157b02(06)║ 佛為說法現通而成聖果。如是思惟。有如是出家。
請問?佛為說法 現通而成聖果 。或是現 (神) 通而成聖果。
能解釋嗎 ? 謝謝 !
CBETA 回覆:
此處「現通」應為「顯現神通」的意思,大正藏原本高麗藏亦作「現通」, 底下亦列出其它經文以供參考:
《大乘入楞伽經》卷3:「復次大慧。諸菩薩摩訶薩。入於三昧 現通 說法。」(CBETA, T16, no. 672, p. 602, c8-9)
《成唯識論》卷10:「稱彼機宜 現通 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CBETA, T31, no. 1585, p. 58, a5-6)
《仁王經疏》卷1:「大眾歡喜。 現通 而住。為顯眾多。及 神通 力。依空及地。仰待佛說」(CBETA, T33, no. 1708, p. 379, b25-27)
然而要特別強調一事,此處的「顯現神通」,並非完全是一般人心中想像的變化神通, 依經文前後文可知,神通有三種,變化神通僅是其一:
T01n0003_p0157a16║ 佛慧。 一現變化神通。二現說法神通。三現
T01n0003_p0157a17║ 調伏神通。 如是現已。欠拏太子帝穌嚕勇猛
亦可參考雜阿含(一九七)經的三種示現教化:
T02n0099_p0050b14║ [8](一九七)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9]迦闍尸利沙支
T02n0099_p0050b15║提。與千比丘俱。皆是舊縈髮婆羅門。 爾時。
T02n0099_p0050b16║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
T02n0099_p0050b17║三。 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神足 ....略......
讀者來函:
後學個人有關於大正藏光碟拷貝流通的問題,想向貴會請教:謝謝!
1. 能否自行複製貴會流通之大正藏光碟,流通於大陸、港、澳、台灣?(純免費流通 、絕不修改光碟資料內容或是增減及變更、外殼引述資料來源出自貴會。)
2.如貴會同意能拷貝流通,請問能否修改光碟''包裝外殼''的字或圖?(只修改字體大小、顏色、字型,而內 容涵義不變)。
以上問題懇請貴會慈悲答覆!並懇請同意複製流通!非常感謝!
CBETA 回覆:
關於您的來函,本協會回覆如下:
1. 本協會所發行之光碟片, 旨在流通予十方大眾使用, 性質為結緣品, 歡迎隨喜贊助. 所以歡迎各地(含海內外)有需求者來函索取, 如為節省郵資成本之故, 可提供單一定點所需的數量, 我們將儘速郵寄.
2.相關光碟封面及包裝封套設計, 因為其著作權為本協會及設計者所共同持有, 本協會無法片面決定, 所以請勿任意複製及修改, 以免造成本協會作業上之困擾, 如有大量製作而須加註助印者相關資訊, 請洽本協會.
讀者來函:
CBETA電子佛典2005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1] T12,No.0365
0343a18 ...見此事已。復當更作一大蓮華 左 佛左邊 。如前蓮華等無有異...
應為 在 佛左邊
CBETA 回覆:
本協會校對組查詢大正藏,其書即為 ”蓮華 左 佛左邊”
但再查詢其底本高麗藏,則 作 ”蓮華 在 佛左邊”
故可知應為大正藏處理時有所失誤,將來的版本會依高麗藏修訂,感謝您提供此一資訊。
讀者來函: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十四冊 No. 430《八吉祥經》
T14n0430_p0075c03║ 常為諸天之所守護。爾時世尊說此 祇夜 。
T14n0430_p0075c04║ 若有善男子 及以諸女人
T14n0430_p0075c05║ 聞八佛號名 憶持為人說
祇夜為偈頌?
CBETA 回覆:
祇夜的意義是 "重頌" , 丁福保辭典解釋如下: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祇夜
(術語)Geya,舊譯曰重誦偈,重頌。新譯曰應頌。前段所說經文之義,更為偈頌者,即重說其義故云重頌。與前段之經義相應故云應頌。是十二部經之一。大乘義章一曰:「祇夜,此翻名為重誦偈也。以偈重誦修多羅中所說法義,故名祇夜。」玄義六上曰:「祇夜者,諸經中偈,四五七九言,句少多不定。重頌上者,皆名祇夜也。」華嚴疏鈔二十一曰:「祇夜者,此云應頌。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於長行說未盡故,雜集云不了義經,應更頌釋。二為後來,應更頌故。涅槃云:佛昔為諸比丘說契經竟,爾時復有利根眾生,為聽法故,後至佛所,即便問人:如來向者為說何事?佛時知已,即因本經,以偈頌曰:我昔與汝等不識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等。」三藏法數四十四曰:「梵語祇夜,華言應頌,又云重頌。謂應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