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期 2008年5月號 CBETA 發行

CBETA首頁 電子報首頁 電子報信箱


本期目錄


編者的話

 

各位親愛的讀者,您好:

本月因為有讀者來函提出了「荼」字的發音問題,此字在佛典音譯名相中也很常見,因此在 CBETA 同仁詢問多方專家學者後,有了些許心得,請見一步一腳印專欄。

法音在線增加了 CBETA 光碟的下載點,在此對其表示感謝,下載點請見網站導覽

電子報編輯 敬上


各項作業進度
 

第三期作業

  • 嘉興藏(共 287 部,1490 卷,約 13,113,267 字)

    • 輸  入:已輸入完成 86%,最近一個月完成 3%。
    • 看圖校對:嘉興藏 J31 - J32。
    • 標  記:簡單標記版 J20,XML J01、J19。
  • 藏外佛教文獻
    • 電子檔加段落、加頁碼、切行、處理校勘、註解加半形括號、文字修訂等,已完成第 1 ~ 2 輯、第 4 ~ 9 輯。

◎ 網路校對-大藏經補編第二次

  • 發出:B23-B24。
  • 收回:0

◎ 經文修訂

  • 讀者來信等經文修訂。
  • 組字式、通用字的經文修訂。

◎ 新式標點

  • 校讀交稿:12 經 27 卷。
  • 送回 CBETA:10 經 22 卷。

◎ 程式及技術支援

  • 持續處理通用字修訂。
  • 修正 BM->XML, XML->Normal, BM->Normal 各版等程式,以支援嘉興藏。
  • XML P5 部份修訂重新上傳。
  • 以 Java 撰寫行首對照的程式,可以查詢:X2R、T2K對照。



一步一腳印
 

略談音譯名相中「荼」字的讀音──以「鳩槃荼」一詞為例

  「荼」字在佛典音譯名相中常見,如「鳩槃荼」一詞。在沒有進一步探究的情況下,可能大多數閱讀佛典的朋友都讀作〔tu/ ㄊㄨˊ〕,所以當在經文中發現「鳩槃茶」,會以為「茶」字有誤。

  以「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進行全文搜尋,「鳩槃荼」有 329 筆,「鳩槃茶」有 709 筆。為什麼「鳩槃茶」所出現的筆數比「鳩槃荼」多出那麼多呢?是《大正藏》、《卍續藏》原書印錯嗎?或者是 CBETA 沒校對好?

  就中國文字的發展,前人對「荼」、「茶」兩字的關係做過一些考察:

  • 顧炎武《日知錄 ‧ 茶》:「荼字自中唐始變作茶。」
  •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郝懿行氏謂:「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陸羽著茶經,始減一畫作茶。」
  •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顧炎武氏謂:「……古時未分麻韻,亦只讀為徒;東漢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字音居何反,猶在歌、戈韻,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減一畫為茶字……」是荼茶古為一字,始而一字二讀二義,繼而歧為二字,形音義全異。

  假如以上說法屬實,那麼「茶」字在中唐以前還沒出現,譯經的原始用字只有「荼」字,但它的讀音卻可能是接近〔cha/ ㄔㄚˊ〕。到了宋代刻印藏經的時候,「茶」字已經出現,並且跟「荼」字分道揚鑣,因此,或許可能基於「正音」的需要,音譯用字假如是讀作〔cha/ ㄔㄚˊ〕的,在抄寫或雕板時有許多「荼」字被改為「茶」字;但很難做到全面更改,或者改與不改在當時仍有爭議,所以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荼」、「茶」混用的情況。

  我們以這個讀音問題請教了幾位善知識,得到三方面的寶貴意見,一是中文學者,二是研究梵音的朋友,三是學習聲韻的朋友。這些意見,有些也不是筆者目前可以充分理解的,謹列示出來給想深入探討這個問題的法友們參考:


【中文學者】

  問:唐 慧琳《一切經音義》:

T54n2128_p 0379c 21║ 鳩槃 ( 上九憂反下 宅家反 也南方天王下鬼名面似冬瓜 ) 。
T54n2128_p 0487a 16║ 鳩槃 ( 宅加反 伴茶云可怖畏也 ) 。

    以上,「宅家反」、「宅加反」有沒有問題呢?

  答:荼可以通茶,因此宅加反的讀音也未見得全錯。還是找梵語的原始發音去比對一下為好。

【研究梵音的朋友】

  「荼 or 茶」這兩個字在佛經中常混用,文獻的確呈現如此,各位的討論中也提到有考據「荼茶,古為一字」。因此若不討論字形差異的問題,而就目前所找到資 料, kumbhan!d!a 的「 n!d!a 」或「 d!a 」,漢譯對應字「荼 ( 茶 ) 」,這是確立的,也就是梵音的韻母對應 a( ㄚ ) ,而不是 u( ㄨ ) 或 ai ( ㄞ ) 或 au( ㄠ ) 。加入聲母,「 d!a」漢譯「荼 ( 茶 ) 」。

  kumbhan!d!a 一詞在楞嚴咒出現多次,般剌蜜帝譯「鳩槃荼 ( 茶 ) 」,不空譯「鳩盤拏」,房山石經第 28 冊的《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譯為「禁畔拏」,例如卷二第九石 的第六行( 02.09L 06 ),卷二第十五石的第十八行 ( 02.15L 18) 等等,這幾行都用 n!d!a 的梵刻字為佐證。「 n!d! 」、「 d! 」、 「 n! 」在佛典文獻中混用情形非常複雜,是一大問題,在此不多言。

  在不同藏經的脈絡中,「鳩盤荼 ( 茶 ) 」的「荼 ( 茶 ) 」被定為「拏」,梵刻用 n!d!a 的對音,但是「拏」大多被記為「 d!a」或「 n!a」音。「 kumbhan!d!a,鳩盤荼 ( 茶 ) 」的「荼 ( 茶 ) 」可能是「 d!a」音。

   至於「 d!a」,注音符號要用什麼來對應才符合?換個方式問是「d!a」要怎麼唸,是ㄊㄨˊ 還是ㄔㄚˊ,是接近ㄋㄚˊ,而不是ㄋㄨˊ或ㄋㄠˊ?這已經超 出我的認知,因為就連最基本的「 a」音如何唸,都讓我困惑很久了,例如經常出現的「囉」「婆」,轉寫成「 ra」「 bha」(這不會有異議吧!),但漢音唸來有「ㄖㄨㄚ」「ㄆㄚ或ㄆㄜˊ」的音,也就是「 a( ㄚ ) 」音的可能受聲母影響而成「ㄨㄚ」,也會聽起來只有「ㄜ」音。這樣一來「荼」,或為ㄊㄚˊ,或為ㄊ ㄜˊ。很多人一定聽過老一輩的說「來喝茶」,這「茶」的音不是「ㄔㄚˊ」而是「ㄊㄜˊ」。相信很多人也聽過閩南音的師父唸「曼荼羅」時,「荼」明明是 「 d!a」,但音聽起來就是「ㄊㄜˊ」,「羅」明明是「 la 」,但聽起來就是「ㄌㄜˊ」而不是「ㄌㄚˊ」。我只能說「鳩盤荼 ( 茶 ) 」的「荼 ( 茶 ) 」可能是「 d!a」音,但無法回答「d!a」的注音符號要怎樣寫。

【學習聲韻的朋友】

  「鳩槃荼 ( 茶 ) 」的「荼 ( 茶 ) 」字,在中古音與上古音分別念做 da , dea ,不能以現代的音來念做ㄔㄚˊ。早期譯經用「荼 ( 茶 ) 」是符合梵音的,也是古人的發音。

  問:古音可能近似「ㄉㄚ」或「ㄓㄚ」,或台語的「茶」 ( ㄉㄝ ) ,但應該不致於是「ㄊㄨˊ」吧。

  答:現代我們講的台語,保留古代輔音 d,元音 a 轉變為 e。「荼」在上古音元音也是 a,到了中古音才是 u,就像曼荼羅 mandala,大部份「荼」的對音是 da,不是 du 或 tu 。

  問:我們現在以國語來唸「曼荼羅」,「荼」要怎麼唸?因為唸作「ㄔㄚˊ 」的話,跟梵音還是有點距離。

  答:「曼荼羅」若要符合梵音,就不能以國語音ㄊㄨˊ 來念。現代的「茶」「ㄔㄚˊ」讀音,也與梵音相去甚遠,雖然上古音「茶」是念做 da ,是「荼」的音寫字。因為「語言」會隨著時空因素快速轉變,但「文字」相對轉變較慢。不能以現代的音,來回溯還源佛經音譯詞。這是音譯詞的特色,咒語裡有很多都是這樣,所以,為什麼念咒語要用台語比較準。(對一般人來講,若不要求精準對音,就念做ㄊㄨˊ 吧。心誠則靈 !! 哈哈。)

  問:我們現在依羅馬轉寫所讀的梵音,跟鳩摩羅什那時候所讀的,會不會有所不同?

   答:這有點小複雜。因為梵音也會轉變。而且羅什使用的語言是西北印方言。所以,為什麼佛教語言學者,會用早期漢譯本的音譯詞,回溯佛典漢譯傳本的來源, 及探討古代漢語語音。(日本、歐美、中國有一批學者正熱衷進行這二方面的研究。)若是唐代的音譯詞,與現代羅馬轉寫所讀的梵音,是比較接近的。


   綜合上面的意見,我們接著來檢視《佛光大辭典》。《佛光大辭典》詞條中音譯名相有「茶」字的,只有「茶毘」 1 筆;而有「荼」字的,代表性的有底下 23 筆。這 23 筆,若以相應的梵音來對照,當中「荼」字尾音讀作「ㄨ」的可能只有「般荼盧伽法」 1 筆;其它 22 筆都是以「ㄚ」音結尾。


底下為條目內容節錄:

條目
梵名
巴利名
拘蘭荼華
kuranta  
注荼半托迦
Cu^dapanthaka Cu^lapanthaka
阿娑荼月阿娑荼
A^ sa^dha A^sa^lha
阿畚荼國阿畚荼
Avanda  
阿荼槃多
Alaka, Alakamanda A^lakamanda
軍荼
kunda  
軍荼
或 agni-kunda 之音譯  
烏荼國
Odra  
烏荼
烏鐸迦漢荼城
Udakha^nda,
Udaka-kha^nda, Utakhanda
 
烏鐸迦漢荼
般荼迦
pandaka pandaka
般荼盧伽法
  Panduka Lohitaka
曼荼羅
mandala  
曼荼羅仙
Mandra  
悉曇字( dha )  
荼吉尼
Da^kini  
荼毘
  jha^pita
達羅毘荼國
Dra^vida Damila
達羅毘荼
鳩槃荼
Kumbha^nda Kumbhanda
滿荼
manda  

羯荼國
羯荼

Kaccha  
遮文荼
Ca^munda  
儐荼波多
pindapa^ta  
蹇荼
khanda  
羅荼
La^ta  

  經過這番討論,讓我們體會到閱讀佛經時不可輕忽文字的形、音、義,切忌「望文生義」,也切忌「望文讀音」;也就是說,除了注意到文字的異體字形、通用字義外,在讀音方面也要面對語音的歷史發展慎重以對。

 

註:本文使用羅馬轉寫字皆採用 cbdia 字型。


論壇摘要 (歡迎至 CBETA 論壇 發表您的問題與建議)

 

【佛說無量壽經】校刊問題請教。

【佛說如來智印經】校刊問題請教。

【目連所問經】校刊問題請教。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校刊問題請教。

【佛說一切如來烏瑟膩沙最勝總持經】【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經】校刊問題請教。

發現大智度論的一處錯別字。

「鳩槃荼(茶)」的「荼(茶)」字發音。

沙羅籌 VS 舍羅籌

卍字續藏中為何沒有第六冊?

問CBETA2008:紅色字為何義?

CBReader in ubuntu linux

在 ubuntu 7.10 試著用 wine 執行 cbreader,出現的錯誤訊息....


網站導覽

■ 法音在線增加 CBETA 光碟下載點

感謝法音在線網站,增加了 CBETA 光碟的下載點,歡迎有需要的大德充份利用。

若無法直接下載,可直接登錄底下二組 ftp

ftp://60.172.190.205 , 帳號為 cbeta , 密碼為 125a.net
ftp://61.162.230.118 , 帳號為 cbeta1 , 密碼為 125a.net

CBETA 光碟的全部下載點請見此頁


交流園地
 

歡迎建議與指教!來函請寄至這裡


本會電子報之文章著作權均歸原著作者所有,轉載時請全文照登,謝謝。
website: http://www.cbeta.org/      email: service@cbeta.org
11246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 276 號 4 樓
TEL:(02) 2893-2133  FAX:(02) 2893-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