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TA
E-News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
2000-08-25 第十六期 |
【 本期專題 】車同軌
CBOCR 文字分析程式 |
【 本期內容 】
《最新訊息》《專題報導》《經典介紹》《活動訊息》《交流園地》 |
◎持續進行T19-21、T33-55、T85校勘條目輸入工作。(輸入組)
◎續藏Z78(史傳部四)、Z79(史傳部五)部份經文掃瞄辨識。(輸入組)
◎T46(諸宗部三)、T48(諸宗部五)經文校對預計八月底完成。(校對組)
◎應力新公司之邀接受台視電視公司採訪有關文字掃瞄辨識在大正藏上的應用。(輸入組)
◎修正CBOCR程式。(資訊組)
◎XML、DHTML及WebBrowser相關程式之研究。(資訊組)
◎悉曇字、文字鏡缺字輸入工具開發中。(發行組)
◎Windows環境,光碟經文選擇安裝界面開發中。(發行組)
◎推廣活動前置連繫作業,詳見活動訊息。(發行組)
◎研發組:
- 缺字處理(查通用字)--T45、T47。
- 缺字處理(查M碼)--T45、T47。
- 缺字四角號碼編定--CB5047-CB5346。
- 缺字部首編定--CB5047-CB5346。
- 缺字筆畫編定--CB5047-CB5346。
- 缺字注音查證--CB5047-CB5346。
- XML檔檢查--T45、T47。
- normal檢查--T45、T47。
- HTML Help版轉檔後檢查--T45、T47。
- juan檢查--T45、T47。
- 校勘條目校對--T12、T26。
- 悉曇(siddam)輸入法之更新--T18-T21。
- 合併悉曇(siddam)檔案 (Word -> HTML -> TXT -> XML),已完成 T18、T19,目前處理:T20,待處理:T21。
- 年度光碟專案:研究 XSLT Processor -- Saxon。
- 8/5
主委、總幹事、周邦信,參加中研院召集的「文章內容標誌研究小組」會議。
技術篇--車同軌 CBOCR 文字分析程式
資訊組
樂邦文類
五卷。南宋‧宗曉(1151~1214)編。慶元六年(1200)完成,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為有關淨土信仰之詩文集成。宗曉編此書之目的係為弘揚淨土法門,鼓勵佛教徒往生西方極樂佛國。然其書對學者之研究中國淨土教史,頗為方便。故亦可視之為淨土宗之史料集。
《大正藏》所收之本書卷末有善月之後序。其中所述,即本書之簡介。其文云︰「吾宗宗曉講師,既以淨業自力,將又推己及物。纂樂邦文類,自經論而下,與夫古今名公暨吾釋氏之文。凡有關於淨土,悉發揮而載集焉。」
全書內容分為十四門,計有二百二十餘篇。略如下述︰
卷一︰收載當時大藏經中專談淨土之經論目錄。對於想要探究淨土教義的源流、內容者,此卷所載係一頗為方便的入門導引。
卷二︰收載中國歷代諸師(迄宋代為止)所撰有關淨土教義之序跋、論贊等文章六十餘篇。
卷三︰內含記、碑十九篇。傳記十四篇,為歷代之淨土名僧或弘揚淨土之名居士之傳記。
卷四︰收錄雜文三十三篇。以淨土教義與修持方式為主。
卷五︰內含與淨土有關之賦銘、偈、頌、詩、詞等數十篇。其中之詩、詞,尤為典型之佛教文學。古今文學著作中,以佛理及禪境入詩猶常見,以之入詞,則不多睹。此卷中載有〈漁家傲〉、〈望江南〉等闕,雖未必為文學佳構,然頗為新穎。
編者另編有《樂邦遺稿》(二卷)一書,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其書之性質大體與《樂邦文類》相近,然在體例上採劄記體,將經論中所載及我國歷代諸師所述之淨土要義,分條論述。
以上資料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以下是敬錄樂邦文類卷五的詞七首,和大家分享:
T47n1969_p0225b20║和淵明歸去來兮 給事憑[木*戢]
T47n1969_p0225b21║給事蜀中遂寧府人。道號不動居士。少有
T47n1969_p0225b22║俊聲。中大學魁選。作場屋文字。多用圓
T47n1969_p0225b23║覺經語。明悟理性。欽伏士論。而又遍參禪
T47n1969_p0225b24║林。深達五家宗派。晚年篤信彌陀教法。晝
T47n1969_p0225b25║夜不寐。專意淨業。作西方禮三卷彌陀懺
T47n1969_p0225b26║一集。在鄉郡建淨土會。感香爐中舍利應
T47n1969_p0225b27║現。毫光[一/旦]天。[嘗-旨+甘]以俸資。造大藏經及四大
T47n1969_p0225b28║部藏。各四十八分施諸山。表佛本願。一日
T47n1969_p0225b29║感懷。和淵明歸去來韻。談淨土法門。最為
T47n1969_p0225c01║開示。其辭曰
T47n1969_p0225c02║歸去來兮。蓮社已開。胡不歸。念吾年日就衰
T47n1969_p0225c03║邁。況世態之堪悲。想東林之遺跡。有先賢之
T47n1969_p0225c04║可追。趁餘生之尚在。悔六十之前非。如新沐
T47n1969_p0225c05║之彈冠。類浴罷而振衣。滌塵垢以趍潔。造妙
T47n1969_p0225c06║道之離微。顧瞻前路。歸心若奔。入慈悲室。登
T47n1969_p0225c07║解脫門。萬境俱寂。一真獨存。爐香滿炷。淨水
T47n1969_p0225c08║盈樽。望西方以修觀。祈速[者*見]於慈顏。入念佛
T47n1969_p0225c09║之三昧。覺身心之輕安。超九蓮之上品。開
T47n1969_p0225c10║六超之幽關。會精神於正受。杜耳目之泛
T47n1969_p0225c11║觀。俟此報之云盡。指極樂而徑還。循寶樹以
T47n1969_p0225c12║經行。踐華園而迴旋。歸去來兮。唯淨土之
T47n1969_p0225c13║可游。念閻浮之濁惡。捨此土而何求。喜有壽
T47n1969_p0225c14║之無量。曾何苦以貽憂。與上善人同會。友補
T47n1969_p0225c15║處為朋儔。池具七寶。黃金為舟。地平布於[王*留]
T47n1969_p0225c16║璃。無高下之坑丘。樂音起於風樹。佛聲發於
T47n1969_p0225c17║水流。聞者咸念三寶。忻塵緣之自休。已矣乎。
T47n1969_p0225c18║人生如夢。能得幾時。胡為名利之縈留。此一
T47n1969_p0225c19║報看盡兮。將焉之。浮世皆幻境。樂土真佳期。
T47n1969_p0225c20║布蓮種於池內。長念佛以培耔。冀臨終時而
T47n1969_p0225c21║佛迎。垂敘別而留詩。從此地地增進。決證菩
T47n1969_p0225c22║提何用疑
T47n1969_p0225c23║擬淵明歸去來 幻住居士任彪
T47n1969_p0225c24║歸去來兮。西方淨土誓依歸。既出離五濁之
T47n1969_p0225c25║生死。亦怙恃三聖之慈悲。嗟人生之幻化。
T47n1969_p0225c26║撫急景以難追。悟世緣如昨夢。悼既往已皆
T47n1969_p0225c27║非。逮衰年以學道。類大寒而索衣。悔青春之
T47n1969_p0225c28║放逸。誤白業以虧微。三塗苦趣億劫迷奔。如
T47n1969_p0225c29║何解脫。有大法門。疑之則遠。信之斯存。誰其
T47n1969_p0226a01║尸之。彌陀世尊。舒玉 色之毫相。晃紫金之
T47n1969_p0226a02║容顏。蔽諸來之大眾。顯須彌之金山。是以戒
T47n1969_p0226a03║須堅持三聚。 齊則勤修八關。加十念以精
T47n1969_p0226a04║進。庶禮足而諦觀。幸人身而不爾。猶寶所而
T47n1969_p0226a05║空還。雖聖凡之超絕。喻水月以何難。歸去來
T47n1969_p0226a06║兮。西方淨土多勝游。寶樹羅網出妙音。天衣
T47n1969_p0226a07║純陀不用求。但受諸樂之極。永無眾苦之憂。
T47n1969_p0226a08║我彌陀世尊。四十八願度眾生。百千三昧頓
T47n1969_p0226a09║熏修。於 洪誓海。乘大願舟。更無波旬魔怨。
T47n1969_p0226a10║但有聲聞比丘。聆變化之眾鳥。演法音而宣
T47n1969_p0226a11║流。觀音勢至堅固力。接引行人無時休。已矣
T47n1969_p0226a12║乎。末法眾生多弊惡。諸苦境界叵淹留。歸去
T47n1969_p0226a13║來兮。兜率終有墮。龍華未可期。唯有極樂國
T47n1969_p0226a14║土。功德莊嚴如此。光色蓮華開九品。清淨海
T47n1969_p0226a15║眾待多時。但辦信心不退轉。決定往生無可
T47n1969_p0226a16║疑
T47n1969_p0226a17║追和淵明歸去來辭(并序) 拙庵宗師戒度
T47n1969_p0226a18║拙庵野夫。抱疾林下。一日少間。試取陶淵明
T47n1969_p0226a19║歸去來兮辭。讀之不覺釋卷而長歎。蓋與予
T47n1969_p0226a20║懷異世而同轍也。淵明乃一俗士爾。貧苦非
T47n1969_p0226a21║不迫切。尚且輕五斗粟。不忍折腰於鄉里小
T47n1969_p0226a22║兒。自免去職樂賦歸歟。況釋氏子。為解脫故
T47n1969_p0226a23║而求出家。返奔走於塵域。而不知止。不為淵
T47n1969_p0226a24║明羞乎。予素以安養為故鄉。欲 寫鄙懷以自
T47n1969_p0226a25║勉。輒追和高韻。覽者幸無以[交*力]顰見誚。亦各
T47n1969_p0226a26║言其志也。丁酉季秋望日書。辭曰
T47n1969_p0226a27║歸去來兮。迴首故鄉何日歸。覺寒來而暑往。
T47n1969_p0226a28║勞夢寐以含悲。昔偶爾而為別。今悔之而莫
T47n1969_p0226a29║追。望蓮池之勝友。實負愧而知非。嗟幾生之
T47n1969_p0226b01║漂泊。失繫珠於內衣。旋深思而猛省。何節操
T47n1969_p0226b02║之卑微。欲歸便歸。一志西奔。長生不死。眾妙
T47n1969_p0226b03║之門。唯心本具。真性常存。棄捐周鼎。返認匏
T47n1969_p0226b04║樽。空受賜於華屋。遂孛戾於慈 親。慨眾苦之
T47n1969_p0226b05║迫切。必去危而就安。雖無適而不可。柰客路
T47n1969_p0226b06║之間關。托二八之妙境。入正受而遐觀。 [匆/心]
T47n1969_p0226b07║全心而發現。喜合浦之珠還。混塵剎之淨穢。
T47n1969_p0226b08║隨足處以盤桓。歸去來兮。謝絕於外游。且毀
T47n1969_p0226b09║形而壞服。唯解脫之是求。曷區區而逐物。恬
T47n1969_p0226b10║然而弗以為憂。喪自家之珍寶。拋祖父之田
T47n1969_p0226b11║疇。方飢絕糧。欲濟沈舟。曾流俗之不若。夫是
T47n1969_p0226b12║之謂比丘。苟聞義而不徒。盍尋源而挹流。照
T47n1969_p0226b13║萬緣之寂寂。藏六用之休休。已矣乎。人生變
T47n1969_p0226b14║化同四時。天邊日月無少留。不自為計將安
T47n1969_p0226b15║之。有生必有死。百年誰與期。宜寸田以耕耨。
T47n1969_p0226b16║頻愛草以耘耔。結廬山之淨社。詠樝庵之新
T47n1969_p0226b17║詩。送心想於落日。倏如羽化斷無疑
T47n1969_p0226b18║讚淨土漁家傲(并序) 北山法師可旻
T47n1969_p0226b19║我家漁父。不比泛常。一丈六之身材。三十二
T47n1969_p0226b20║之相好。說聰明也。孔仲尼安可齊肩。論道德
T47n1969_p0226b21║也。李伯陽故應縮首。絕偏武略。獨戰退八萬
T47n1969_p0226b22║四千魔兵。蓋世良才。復論 販九十六種外
T47n1969_p0226b23║道。拱身誓水。坐斷愛河。披忍辱之蓑衣。遮無
T47n1969_p0226b24║明之[火*因]雨。慈悲帆 掛方便風吹。撐般若之扁
T47n1969_p0226b25║舟。游死生之苦海。誓山月白。覺海風清。釣汨
T47n1969_p0226b26║沒之眾生。歸涅槃之籃籠。如斯旨趣。即是平
T47n1969_p0226b27║生暫歇釣竿。乃留詩曰
T47n1969_p0226b28║ 家居常寂本優游 來執魚竿苦海頭
T47n1969_p0226b29║ 直待眾生都入手 此時方始不垂鉤
T47n1969_p0226c01║曾講彌陀經十遍。孤山疏鈔頻舒卷。 事理圓
T47n1969_p0226c02║融文義顯。多方便。到頭只勸生蓮苑。本性彌
T47n1969_p0226c03║陀隨體現。唯心淨土何曾遠。十萬程途從事
T47n1969_p0226c04║見。休分辨。臨終但自親行轉
T47n1969_p0226c05║ 四色蓮華間綠荷 一蓮華載一彌陀
T47n1969_p0226c06║ 莫疑淨土程途遠 日日人生雨點多
T47n1969_p0226c07║我佛蓮華隨步踏。黃金妙相青螺髮。因地曾
T47n1969_p0226c08║將 洪誓發。四十八。眾生盡度成菩薩。宮殿
T47n1969_p0226c09║紅香華影合。寶階三道[王*留]璃闊。水鳥樹林皆
T47n1969_p0226c10║念法。聲嘈囋。空中零亂天華撒
T47n1969_p0226c11║ 行樹陰陰布七重 寶華珠網共玲瓏
T47n1969_p0226c12║ 百千種樂俱 鳴處 天雨曼陀散碧空
T47n1969_p0226c13║彼土因何名極樂。蓮華九品無三惡。雖有頻
T47n1969_p0226c14║伽并白鶴。非 彰灼。如來變化宣流作。九品
T47n1969_p0226c15║一生離五濁。自然身 掛珠瓔珞。宛轉白毫生
T47n1969_p0226c16║額角。長輝爍。百千業障都消[去*ㄗ]
T47n1969_p0226c17║ 六方諸佛說誠言 舌相三千廣讚宣
T47n1969_p0226c18║ 池上托生蓮九品 未知生向那枝邊
T47n1969_p0226c19║佛讚西方經現在。廣長舌相三千界。為要眾
T47n1969_p0226c20║生生信解。臨終邁。不修淨業猶何待。七寶池
T47n1969_p0226c21║塘波一派。蓮華朵朵車輪大。華內托生真自
T47n1969_p0226c22║在。分三輩。阿鞞跋致長無退
T47n1969_p0226c23║ 但得蓮中托化來 從教經劫未華開
T47n1969_p0226c24║ 華中快樂同忉利 不比人間父母胎
T47n1969_p0226c25║鸚鵡頻伽知幾隻。音聲和雅鳴朝夕。演暢五
T47n1969_p0226c26║根并五力。令人憶。心飛恨不身生翼。從是西
T47n1969_p0226c27║方十萬億。山長水遠誰人識。唯是觀門歸路
T47n1969_p0226c28║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王*留]璃碧
T47n1969_p0226c29║ 兀坐初修水觀成 微風不動翠波 靜
T47n1969_p0227a01║ 幽深境界誰人見 一片[王*留]璃照眼明
T47n1969_p0227a02║清淨樂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貪吝。 冉冉思
T47n1969_p0227a03║歸霜入鬢。深嗟恨。塞鴻不解傳音信。落日盡
T47n1969_p0227a04║邊 沙隱隱。向西望處歸應近。天樂是時相接
T47n1969_p0227a05║引。宜精進。紫金臺上誰無分
T47n1969_p0227a06║ 樂邦清淨本吾家 既有歸期豈憚賒
T47n1969_p0227a07║ 行計會須勤策進 淹留無慮在天涯
T47n1969_p0227a08║理性本來長自在。靈通昭徹光無礙。因被無
T47n1969_p0227a09║明風惱害。真如海等閑吹動波千派。五蘊山
T47n1969_p0227a10║頭雲靉靆。遮藏心月無光彩。六賊會須知悔
T47n1969_p0227a11║改。除貪愛。剎那跳出娑婆界
T47n1969_p0227a12║ 混然凡聖本同途 一點靈明體一如
T47n1969_p0227a13║ 只為妄情隨物轉 至今顛倒未逢渠
T47n1969_p0227a14║為厭娑婆求淨土。馳情送想存朝暮。誰信不
T47n1969_p0227a15║勞移一步。西方去樓臺隱隱雲深處。珠網為
T47n1969_p0227a16║光華作雨。金沙布地無塵土。怎不教人思去
T47n1969_p0227a17║路。心專注。坐觀落日如懸鼓
T47n1969_p0227a18║ 清風為我拂 寥狖 不許殘雲遮屋角
T47n1969_p0227a19║ 禪居深掩靜無人 坐看一輪紅日落
T47n1969_p0227a20║四相相催生病死。死魔不定朝難保。爭似寅
T47n1969_p0227a21║昏持佛號。西方好。樹林水鳥稱三寶。磨滅等
T47n1969_p0227a22║閑髭鬢皓。樂邦行計唯宜早。萬億國邦非遠
T47n1969_p0227a23║道。休煩惱。一彈指頃能行到
T47n1969_p0227a24║ 經讚彌陀願力強 劣夫為喻從輪王
T47n1969_p0227a25║ 四天一日行周遍 西去應非道路長
T47n1969_p0227a26║人世罪冤知底數。前程不是無冥府。爭似靜
T47n1969_p0227a27║焚香一炷。無行住。聲聲稱念彌陀父罪業盡
T47n1969_p0227a28║消生有處。彌陀願力堪憑據。十念一心存旦
T47n1969_p0227a29║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紅蓮去
T47n1969_p0227b01║ 誰知端坐[去*ㄗ]能游 頃刻心飛到玉樓
T47n1969_p0227b02║ 竹影月移來戶牖 便疑行樹在簷頭
T47n1969_p0227b03║萬事到頭無益己。尋思只有修行 是。若送此
T47n1969_p0227b04║心游寶地。還容易坐觀。落日當西墜萬頃紅
T47n1969_p0227b05║光歸眼際。眼開眼閉長明媚。此觀成時知法
T47n1969_p0227b06║味。心歡喜臨終決定生蓮裏
T47n1969_p0227b07║ 九品蓮華次第排 也應荷葉翠相挨
T47n1969_p0227b08║ 未知何日生蓮界 無柰晨昏甚掛懷
T47n1969_p0227b09║西望樂邦雲杳隔。一鉤新月彎彎白。意欲往
T47n1969_p0227b10║生何計策。勞魂魄彌陀一念聲千百。金殿玉
T47n1969_p0227b11║樓為屋宅。七重行樹強松柏。華裏托生非血
T47n1969_p0227b12║脈。真高 極。樂天不是蓬萊客
T47n1969_p0227b13║ 遍看玉軸與琅函 苦勸勞生脫世凡
T47n1969_p0227b14║ 淨土好修還不肯 莫教披[去*ㄗ]有毛衫
T47n1969_p0227b15║富貴經中談淨域。赤珠瑪瑙為嚴飾。彼土眾
T47n1969_p0227b16║生當曉色。擎衣[袖-由+戒]。妙華供養他方佛。稚小嬉
T47n1969_p0227b17║游隨 沒溺。娑婆是苦何曾識。忻厭邇來方有
T47n1969_p0227b18║力。從朝夕。靜焚一炷香凝碧
T47n1969_p0227b19║ 既有身心求淨土 可無門路去娑婆
T47n1969_p0227b20║ 修行也只無多子 十念功成一剎那
T47n1969_p0227b21║文墨尖新無處用。已將名利渾如夢。一 弗數
T47n1969_p0227b22║珠隨手弄。休千種。唯聞念佛心歡勇。滉漾空
T47n1969_p0227b23║中仙樂動。笙簫聲細天風送。接引凡夫歸聖
T47n1969_p0227b24║眾。香雲捧。男兒此日方崇重
T47n1969_p0227b25║ 覽遍經文與律儀 頻頻唯勸念阿彌
T47n1969_p0227b26║ 一聲消盡千生業 何況嘮嘮久誦持
T47n1969_p0227b27║休縱心猿馳意馬。牢將繫念繩頭把。說破十
T47n1969_p0227b28║疑因智者。爭傳寫。廬山又結蓮華社。十八大
T47n1969_p0227b29║賢居會下。功成五色雲西駕。諸上善人都在
T47n1969_p0227c01║那。相迎迓。聚頭只說無生話
T47n1969_p0227c02║ 池邊行樹不全遮 裊裊金橋露半斜
T47n1969_p0227c03║ 忽見化生新佛子 紅蓮開處噪頻伽
T47n1969_p0227c04║三十六般包一袋。膿囊臭穢猶貪愛。恰似蜣
T47n1969_p0227c05║蜋推糞塊。無停待朝朝只在塵中[畾*力]。若解堅
T47n1969_p0227c06║心生重悔。寧拘惡逆并魁膾。一念能消千劫
T47n1969_p0227c07║罪。生華內滿身瓔珞鳴珂[王*風]
T47n1969_p0227c08║ 紛紛世態盡空華 講外無餘掛齒牙
T47n1969_p0227c09║ 一 弗數珠新換線 阿彌陀佛做冤家
T47n1969_p0227c10║一點神魂初托魄。青蓮華裏[王*留]璃宅。毫相法
T47n1969_p0227c11║音非間隔。雖明白到頭不似金臺客。九品高
T47n1969_p0227c12║低隨報獲。或經劫數華方拆。若是我生心性
T47n1969_p0227c13║窄。應煎迫。未開須把蓮華擘
T47n1969_p0227c14║ 菊腦姜牙一飯餘 其他安敢費功夫
T47n1969_p0227c15║ 從今十指無 閑暇 且盡平生弄數珠
T47n1969_p0227c16║淨土故鄉嗟乍別。天涯流浪經時節。老去染
T47n1969_p0227c17║沾眉鬢雪。思歸切。聞聲願寄遼天月。念念時
T47n1969_p0227c18║時修淨業。臨終佛定來迎接。有誓表為誠實
T47n1969_p0227c19║說。廣長舌三千遍覆紅蓮葉
T47n1969_p0227c20║ 唯將焚誦是平生 夜夜嘮嘮一二更
T47n1969_p0227c21║ 隻影自憐塵世外 風前月下恣經行
T47n1969_p0227c22║善導可嗟今已往。化來老少皆歸嚮。佛念一
T47n1969_p0227c23║聲分一鏹。聲纔響。一聲一佛虛空上。八萬四
T47n1969_p0227c24║千奇妙相。光明壽命皆無量。金色臂垂千萬
T47n1969_p0227c25║丈。鵝王掌誓來迎接歸安養
T47n1969_p0227c26║ 暮鼓晨雞不住催 逡巡容貌變衰頹
T47n1969_p0227c27║ 莫言白髮渾 閑事 總是無常信息來
T47n1969_p0227c28║西土紋成東土壞。星飛一點千華界。勿訝神
T47n1969_p0227c29║魂生去 怪。無遮礙。樂邦只在同居內。八德
T47n1969_p0228a01║池深華又大。 加趺端坐蓮華載。耳聽法音心
T47n1969_p0228a02║悟解。低頭拜。從今跳出胞胎外
T47n1969_p0228a03║讚西方漁家傲 西余禪師法端
T47n1969_p0228a04║七寶池中堪下釣。八功德水[火*因]波渺。池底金
T47n1969_p0228a05║沙齊布了。周迴遶。黃金砌地為[土*皆]道。白鶴孔
T47n1969_p0228a06║雀鸚鵡噪。彌陀接引聲聲告。不是修行何得
T47n1969_p0228a07║到。一般好。西方淨土無煩惱
T47n1969_p0228a08║望江南 (十二首) 白雲法師淨圓
T47n1969_p0228a09║娑婆苦
T47n1969_p0228a10║娑婆苦長劫受輪迴。不斷苦因離火宅。 秖
T47n1969_p0228a11║隨業報入胞胎。辜負這靈臺。朝又暮寒暑急
T47n1969_p0228a12║相催。一箇幻身能幾日。百端機巧袞塵埃。何
T47n1969_p0228a13║得出頭來
T47n1969_p0228a14║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蝸牛
T47n1969_p0228a15║角上竊虛名。一點氣難平。人我盛日夜長無
T47n1969_p0228a16║明。地獄 爭頭成隊入。西方無箇肯修行。空
T47n1969_p0228a17║死復空生
T47n1969_p0228a18║娑婆苦情念驟如風。六賊村中無暫息。四蛇
T47n1969_p0228a19║篋內更相攻。誰是主人公。無慧力愛網轉關
T47n1969_p0228a20║籠。一向四楞低搭地。不思兩[腳-谷+去]欲梢空。前路
T47n1969_p0228a21║更[匆/心][匆/心]
T47n1969_p0228a22║娑婆苦生老病無常。九竅腥臊流穢污。一包
T47n1969_p0228a23║膿血貯皮囊。爭弱又爭強。隨妄想耽欲更荒
T47n1969_p0228a24║唐。念佛看經云著相。破 齊毀戒[去*ㄗ]無妨。 秖
T47n1969_p0228a25║恐有閻王
T47n1969_p0228a26║娑婆苦終日走塵寰。不覺年光隨逝水。那堪
T47n1969_p0228a27║白髮換朱顏。六趣任循環。今與古誰肯死前
T47n1969_p0228a28║ 閑。危脆利名纔入手。虛華財便色追攀。榮
T47n1969_p0228a29║辱片時間
T47n1969_p0228b01║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寵辱悲懽何日了。是非
T47n1969_p0228b02║人我幾時休。生死路悠悠。三界裏水面一浮
T47n1969_p0228b03║漚。縱使英雄功蓋世。秖留白骨掩荒丘。何似
T47n1969_p0228b04║早迴頭
T47n1969_p0228b05║西方 好
T47n1969_p0228b06║西方好隨念即超群。一點靈光隨落日。萬端
T47n1969_p0228b07║塵事付浮雲。人世自紛紛。凝望處決定去棲
T47n1969_p0228b08║神。金地經行光裏步。玉樓宴坐定中身。方好
T47n1969_p0228b09║任天真
T47n1969_p0228b10║西方好瓊樹聳高空。彌覆七重珠寶網。莊嚴
T47n1969_p0228b11║百億妙華宮。宮裏眾天童。金地上欄楯繞重
T47n1969_p0228b12║重。華雨飄颻香散漫。樂音 寥亮鼓清風。聞
T47n1969_p0228b13║者樂無窮
T47n1969_p0228b14║西方好七寶甃成池。四色好華敷菡萏。八功
T47n1969_p0228b15║德水泛清漪。除渴又除飢。池岸上樓殿勢飛
T47n1969_p0228b16║翬。碧玉雕欄填碼[瑙-王+石]。黃金危棟間玻[王*(黍-禾+利)]。隨處
T47n1969_p0228b17║發光輝
T47n1969_p0228b18║西方好群鳥美音聲。華下和鳴歌六度。光中
T47n1969_p0228b19║哀雅讚三乘。聞者悟無生。三惡道猶自不知
T47n1969_p0228b20║名。皆是佛慈親變化。欲宣法語警迷情。心地
T47n1969_p0228b21║頓圓明
T47n1969_p0228b22║西方好清旦供尤佳。縹緲仙雲隨寶仗。輕盈
T47n1969_p0228b23║衣[袖-由+戒]貯天華。十萬去非賒。諸佛土隨念遍河
T47n1969_p0228b24║沙。蓮掌撫摩親授記。潮音清妙響頻伽。時至
T47n1969_p0228b25║即還家
T47n1969_p0228b26║西方好我佛大慈悲。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
T47n1969_p0228b27║九品越三祇。神力不思議。臨報盡接引定無
T47n1969_p0228b28║疑。普願眾生同繫念。金臺天樂共迎時。彈指
T47n1969_p0228b29║到蓮池
T47n1969_p0228c01║樂邦文類 卷第五
跨世紀的佛學盛會:打造跨越時空的無礙經文瀏覽環境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發行組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4) 淨行品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宗旨:
研發佛典電子化技術,提昇佛典交流與應用
利用電子媒體之特性,以利佛典保存與流通
期望讓任何想要閱藏的人都有機會如願以償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簡介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m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簡稱CBETA),在一九九八年二月,聚集一群專職人才,運用現代化資訊科技的協助,把各類佛學文獻資料加以數位化,並透過網路以及有效的資訊管理,提供即時即地正確而且快速的服務,以滿足大眾對佛學資訊的需求。現階段致力於在三到五年內完成大正藏第一冊到第五十五冊以及第八十五冊的電子佛典,免費提供大眾使用。
成立緣起
過去數年間,經由許多朋友們的共同努力,在網路上集結了不少佛教經典,因此也帶動了一股佛典電子檔輸入熱潮。大家的目標著重在網路應用,例如把電子檔放在FTP上免費流通,或是透過GOPHER、WWW提供瀏覽環境,最近更提供了經文檢索查詢功能。此外,也把電子檔包裝設計成電子書,利用電子媒體的強大界面,期使經文的呈現更加精緻。而這些努力,無非希望能夠透過現有資訊科技,使佛典普及,讓更多人同霑法益,利用電腦的能力拓展佛典的應用範圍以及改善閱讀方式。
後來,因為蕭鎮國先生慷慨地提供25冊 CCCII大正藏電子稿,而有25T籌備小組的成立,並進行籌備會議。1997年11月
6日25T小組籌備會議之後,授權台大佛研中心進行 25T的後續處理;而網路上電子佛典討論版(buda-tech)的朋友們,也草擬了一項電子版大藏經輸入計畫,開始有計畫地進行佛教經典輸入。所以在1997年11月
6日正式由台大佛研中心成立的 25T小組,就著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藏經電子化。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就是在眾多因緣匯集下,由「北美印順導師基金會(http://www.yinshun.org)」、「菩提文教基金會」與「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贊助成立,免費提供電子佛典資料庫給各界作非營利性地使用。
成果與分享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立到現在,已經完成大正藏第一冊到第四十冊的輸入、校對工作,而且公開和大眾結緣分享。您可以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的網站線上瀏覽、下載或是檢索
(http://ccbs.ntu.edu.tw/cbeta)。另,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除了曾經在一九九八年底發行大正藏第五冊到第十冊經文光碟外,也在今年(二○○○年)夏天限量推出了大正藏第一冊到第三十二冊的普及版經文光碟提供大眾使用,為明年正式完成大正藏(共五十六冊)的成果預先鋪路。
除了公開成果和大眾免費分享外,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也公開了所有相關的技術,提供有志於古籍電子化的朋友們參考指教,並和國內外學、教界合作,為提供標準化與國際化的佛典資料共同努力。
困境與突破
在大正藏的輸入、校對工作中,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包括電子檔的輸入、字元辨識、缺字的建置、檔案的比對、校勘的處置、線上經文校對,乃至於標記的處理、特殊符號圖形的排版以及發行的版本等等;而在人力的運用、資訊的管理、財務的開源節流,乃至面對外界的諸多質疑和批評的時候,都讓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費盡苦心。
所幸,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是屬於大家的,也因著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才能逐漸地實踐「讓任何想要閱藏的人都有機會如願以償」的願望。
未來與展望
在過去,藏經因為是佛法珍寶,加上印刷以及取得不易,所以有「藏經不出山門」的習慣。不過,現在在資訊時代的環境下,已經能夠達到「閱藏不出家門」的便利了,甚至能夠隨身攜帶藏經(光碟)到天涯海角。雖然目前的成果在追求炫爛影音效果的大環境下略顯樸實,不過,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願為大眾建立良好礎石的願望,仍一本初衷。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免費提供成果和大眾同享,無論是進行學術的研究,或是影音介面的建立、白話翻譯的發展等等,讓任何發心推廣佛法或是深入經藏的朋友,能有一個完整、正確、快速而且豐富的資源。
與人為善
我們相信,大家誠摯地建議和指導,是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長的最大動力。所以,請大家給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的朋友打氣和鼓勵,但願他們的志業,蒙佛菩薩加被,順利圓滿,造福十方佛子。
「諸菩薩阿羅漢,中有但欲聞經者、中有但欲聞音樂者、中有但欲聞華香者,有不欲聞經者、有不欲聞音樂聲者、有不欲聞華香者。其所欲聞者,輒即獨聞之;不欲聞者,則獨不聞。隨意所欲喜樂,不違其願也。」《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
1) T12, p0305c
--或許,這就是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立初衷的寫照吧!
-----------------------------新竹區-----------------------------------
新竹的朋友有福了!
因為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應邀將在風城為大家專題介紹電子佛典的使用呢!!
為了推廣電子佛典,讓更多朋友能深入經藏,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應邀於九月十七日假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法源寺別苑舉辦專題演講,會中將逐一介紹電子佛典的使用及其他相關資源。會場亦限量提供電子佛典光碟免費結緣,對於任何使用上的問題亦可直接和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的同仁一起研究,機會難得。因為下一站即將南下中南部,所以請有興趣的朋友好好把握良機。^_^!
演講中預計將會分享本會最新成果,介紹光碟的使用和網路資源,更有許多的小訣竅要告訴您哦,精彩可期,錯過可惜。
您希望深入經藏嗎?
您嘗苦於茫茫經海不知經文何處找起嗎?
您曾為了想看一部藏經而爬山涉水嗎?
您希望多了解電子佛典嗎?
您想了解電子佛典可提供您什麼樣便捷的益處嗎?
您對使用電子佛典有困難嗎?
您曾使用電子佛典資源感到不足嗎?
您希望進一步了解目前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的狀況嗎?
您願意一起參與這個跨世紀的電子佛典資料庫建置工程嗎?
………
有太多的理由,值得您親自走一遭,雖然我們可能無法滿足您所有的需求,也可能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本會同仁樂意得到您的指導與建議,以做未來發展時改進的參考。
由於該場次演講欣逢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圖書館「電腦化」重新開放,因此想要參與的朋友,請您預先向相關人員登記。
時間:
9月17日(週日) 上午十點半~~中午十二點
主題:
「CBETA電子佛典系列光碟」簡介
地點:
法源寺別苑(新竹市林森路176號6樓)。
報名窗口:
TEL:03-5216191;FAX:03-5233314;
E-Mail:chuefeng@tpts7.seed.net.tw
講者:
周海文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網路組組長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訊組組長
檔案比對程式、看圖校對程式、CBGrep免費全文檢索程式作者
李志強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發行組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網址:http://ccbs.ntu.edu.tw/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電郵:service@cbeta.org
如果您希望本會至您的單位或社團簡介相關資源,亦歡迎和本會發行組同仁連繫,
連絡人:李志強
電郵:jesterl@ms25.hinet.net
-----------------------台中、嘉義、高雄區-----------------------------
敝會預計於九月底至十月初分別至台中、嘉義、高雄介紹電子佛典及佛學相關資源,屆時會陸續公佈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之友和網站之中,請密切注意。
當 CBETA 碰上 IE 5.5
From: 游先生
Sent: Friday, August 04, 2000 11:15 AM
Subject: 電子佛典問題
您好:
HTML Help 版的電子佛典,當IE更新到 5.5 版或使用 Windows Millennium
時無法使用"滑鼠右鍵"選擇丁福保或東亞佛學辭典進行查詢不知可否解決?
*** *** ***
經本會研發組同仁測試結果如下:
測試平台: win98 + IE5.5
測試項目:
右鍵引用複製: 正常
右鍵查丁福保: 沒反應
右鍵查東亞佛學辭典: 沒反應
測試平台: win2000中文專業版
測試項目:
右鍵引用複製: 正常
右鍵查丁福保: 正常
右鍵查東亞佛學辭典: 正常
測試平台: Windows2000中文專業版
測試項目:
安裝 CBETA HTML Help 版, 結果: 正常
使用 CBETA HTML Help 版, 結果: 正常
安裝 HTML Help Viewer,結果:
錯誤訊息「HTML Viewer 1.3 不能在 Windows 2000 安裝」,根據 Microsoft HTML
Help Download 網頁 http://msdn.microsoft.com/library/tools/htmlhelp/wkshp/download.htm
的說法:
Windows 2000 users should not run the HTML Help Installation and Update Package. Help
component updates are provided via Windows service packs. For more information, visit the
Windows 2000 Home Page.
就是說 Windows 2000 的 Help 元件是以 Windows service packs 來更新。而
Windows 2000 Service Pack 可以在這裏找到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2000/default.asp
目前只提供英文版13.8 MB。
結論:
1) Windows 2000 中文版的使用者,不更新 HTML Help Viewer
應該也可以正常安裝使用 CBETA HTML Help 版。
2) 針對IE 5.5的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