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TA E-News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

1999-06-18 第二期

【 本期專題 】佛典缺字處理簡介............................資訊組
【 本期內容 】
最新訊息》 《專題報導》 《經典介紹》 《法語選粹》 《歡慶端午》 《心得分享》 《網際導覽》 《交流園地》 《下期預告

最新訊息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預訂於六月二十七日舉行「電子佛典推廣講習會」,詳情請至CBETA網站查詢,並可線上報名。(發行組)

◎大正藏 T05-12、T22-31校對完畢。(校對組)

◎第一批CBETA電子佛典光碟已索取一空,正進行CBETA電子佛典光碟第二批的製作。(研發組、發行組)

專題報導

【 本期專題 】佛典缺字處理簡介........................資訊組

每每和一些老朋友見面,聊到我現在在進行佛典電子化的工作時,有一個問題常被提及,那就是:「佛經裡面不是有很多怪怪的字嗎? 那個要怎麼輸入? 」這就是本次想要與各位分享的主題:"外字"。習慣上我們稱為"缺字" ,本文也依習慣用"缺字"來稱呼。 (外字是日本針對其所訂定漢字集之外的漢字的稱呼,而這裡使用缺字是表示電腦字集內無法現的字。)

缺字這問題想必許多人都遇到過,有人久久碰到一次,有人則是姓名之中就有無法在電腦中輸入的缺字,相信這也造成了不少的麻煩。然而處理古文資料典籍的朋友,缺字更是形影不離的好友。雖然中文字的大環境一直在改變,由 Big5至 Big5 Plus ,乃至目前看好的 Unicode,都是漸漸在改進,擴大字集,加強交換,但中文字的變化似乎是無窮無盡,而且現實上我們也不能等到新的標準統一中文江湖之後,再推出我們的成果。所以藉這個機會,我就將在 CBETA一年多來所接觸過的缺字處理方法,大略介紹並分析特點,提供給各位參考,更希望大家若有任何的想法及建議,都能不吝於提供我們參考,讓我們在處理缺字的這個環節,能有更好的改善。

目前處理的方式可分成下列數種,以下就針對各種方法簡略介紹。

1. 黑圈表示法
2. 造字法
3. 字根序表示法
4. 組字法
5. 編碼法
6. 圖檔
7. 向量字

   *** *** ***

[黑圈表示法]

在早期網路上的文件,缺字無法表達時,有人就用一個大黑圈 "●" 來表示,日後若有機會,再將之整理。據說這個黑圈還是有典故的,容我不在此細談。黑圈表示法除了輸入簡單,並且讓人一目了然是缺字之外,就沒有什麼太大的特點了。

[造字法]

自從有中文系統以來,使用造字是最簡單且最常用的方法。看到一個缺字,就打開造字程式,依樣畫胡蘆,並存在使用者造字區之中,這樣問題就解決了。許多電子佛典資料都是採用這種方式。北美資功會發行的金剛經專輯及佛光山出版的佛光電子佛學辭典,便是採用這種方式處理。

輸入:自己造的字,只要設計好輸入法,不論是注音倉頡或其它,使用上都和一般系統無異。

呈現:一般造字都是點矩陣的字形,不似向量字形美觀且可隨意縮放。

交換:資料交換是造字最大的問題之一,若大家使用同一造字檔,則輸入、輸出或查詢,都不是大問題,但是目前的 windows系統,同一時間系統只能載入一套造字檔,而各家造字在現實上難以統一的情況下,各家不同的造字檔變成了使用者的負擔。

檢索:如上所述,若使用同一套造字檔,則檢索並不是問題。

限制:最大的限制是造字區的數目,Big5字集只有 5809 個造字空間,而隨著字集的擴大,使用者造字區也會相形變小。

[字根序表示法]

中文字不同於歐美的拼音文字,有著基本的字形,但為了方便管理及分類,有些人開始將中文字拆成許多基本字根,或稱之為"字種"。而每一個中文字,就由一組唯一的字種組合而成,中研院資訊所文獻處理實驗室就提出了一個完備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至其網站參觀,其網址是: http://www.sinica.edu.tw/~cdp

輸入:1.某些字種可能是造字,故需了解這些造字的輸入法。
            2.字根序是由一組字種組成,只要了解輸入規則即可進行輸入工作。

呈現:缺字使用字根序表示,在閱讀上並不是很能讓閱讀者直接了解,但可以根據規則而了解其字形。

交換:只要有基本字種造字檔,就很可很容易的交換資料。

檢索:只要使用同一套字根序規則,就能很容易進行檢索。

限制:只有極少數的字無法用組字規則組出能直接看出字形的字根序。

[組字法]

其實組字法並沒有特別限定某一種方式,不同於上述的字根序表示法在於:目前沒有一個特別的規範,也沒有使用造字檔。這個方式在網路上常可見到,例如 [金*本]這個 "缽" 字的另一種寫法,有些人用〔金本〕來表示,有些人則寫 [左金右本]...,也就是利用現有的字及各種方法來描述缺字。

在 CBETA的作業中,處理中的檔案及普及版都是採用了自行規範過的組字法來表示缺字。

輸入:用一套運算符號 [+-*/@?] 就可以描述絕大多數的缺字。

呈現:和字根序相同的問題,在閱讀上並不是很能直接了解,但可以根據規則而了解字形。

交換:由於組字法是用基本的系統字,只要是字集相同的系統,都很容易交換。

檢索:只要組字的規則是相同,就可以進行檢索,但規範組字是很複雜而困難的事,除非有好的程式來處理這件事,否則一字多種組法是經常可見的。

限制:1.組字的方法過於彈性,造成檢索不易。
            2.組字法是利用字形的組合,若經過簡繁體或不同字形的字體轉換,很容易造成其它問題。

[編碼法]

一個缺字給予一個編碼,這是很直覺的處理方式。目前有許多單位在從事這種整理。 CBETA在原始資料的保存上,就是採用日文文字鏡所提供的編碼方式。它的編碼格式是 &M-xxxxx;這種表示法在國際上是廣泛被使用的。您可參考文字鏡的網站,將會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http://www.mojikyo.gr.jp/

然而在內部管理上,也是將文字拆成許多 "字種" 以進行資料的維護。

輸入:由於是用代碼,沒有輸入困擾,但必須要有對照表或相關工具才能得知編碼的意義。而且,若有新的字形被發現,就要統一由一個標準機構製定該字的編碼。

呈現:同理,只看代碼無法得知是何種字型,必須要具有對照表或轉換工具。

交換:只要有對照表,在資料交換上沒有問題。

檢索:由於是一字一碼,在檢索上也沒有問題。

限制:由於編碼和對應的字集需由特定的程式來轉換,再加上各地發展出不同的編碼方式,因此,目前需要一套統一的規格和專用的編輯及瀏覽界面,才易於輸入和輸出工作。

[圖檔]

自從 WWW成為新一代網路媒體的主流,圖形與文字有了更緊密的結合。在缺字的處理上,使用圖形貼在文字資料之中,也成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輸入:正如大部份的 WWW網頁資料一般,使用者輸入的機會較少,故這方面的輸入大多由專門的人負責,不是任意使用者都能直接修改資料。這部份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規範存在,完全是將缺字當成圖片來處理。

呈現:若處理得當,可以得到很完美的效果。

交換:由於只是圖檔處理,只要圖檔格式是被該系統所支援,就能順利使用。但必須受限於能處理圖形的介面,純文字的環境就不適用此方式。

檢索:不易檢索。

限制:1.受限於有能力處理圖形的環境。
            2.此方法乃單純在呈現上有簡單而良好的效果,但並不適用一般使用者輸入與查詢。

[向量字]

在 Windows界面之下,向量字形在畫面、列印及能隨意放大縮小都有很好的表現。利用系統能同時處理多字面向量字的功能上,用來處理缺字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主要方法有二:

1.利用造字區空間:則原理同造字的方法,只是在呈現上多了一種選擇。

2.利用系統字空間:利用 Windows系統能同時呈現多字面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系統字的大量空間來放置缺字字型。去年由妙雲文教基金會,今文佛典資訊小組委由巨石文化研發了一套《漢字庫》,即成功的完成了54000字的示範字庫,並有部份已應用在印順導師全集的光碟中。有興趣的朋友可至其網站參觀,網址是 http://140.123.101.83

輸入:以《漢字庫》為例,它是依漢語大字典為主,並有一套編碼規則。《漢字庫》光碟中有提供一套由部首及筆劃的查詢工具,查到的字形,可直接複製並貼在 word 或其它能處理向量字的文字編輯系統之中。

呈現:與一般系統向量字無異。

交換:由於 Windows系統可同時處理多套向量字集,只要複製向量字,故在資料交換上並無太大困難。要特別聲明的是,若是佔用系統字的空間的向量字,則在資料傳播時要特別註明所使用的字集,否則會造成錯誤資訊的流傳而難以發覺,這就不是沒有安裝造字就看不到造字那麼單純了。

檢索:若是放在造字區之缺字,則如造字一般,有自己的系統內碼,可順利檢索。若是佔用系統字空間,則無法順利檢索。

限制:受限能處理向量字的系統及程式。

   *** *** ***

如眾所知,規則是死的,應用是活的,上述的方法,是可以靈活應用的。目前 CBETA在缺字的處理情況略述如下:

1.在資料處理階段,採用內部自行規範的組字法,以方便大家的作業。
2.在核心資料部份,採用日本文字鏡的編碼表示法,以利日後進行各種轉換。
3.在公開的普及版經文,能使用現成通用字的缺字,我們就用通用字取代,無法使用通用字的,就採用組字法。
4.在網站上的 HTML 版及光碟中的 HtmlHelp 版,同時使用組字式與圖檔配合,以期讓使用者能更順利得知字型為何。

以上略為介紹我這一年多來對缺字的粗淺認識,相關的詳盡資訊還請至相關的網站參觀,有錯誤及建議的部份,也請各方善知識多多指教。

CBETA 規範之 "大正藏基本通用字型"

http://ccbs.ntu.edu.tw/cbeta/result/regular/index.htm

CBETA 規範之 "一般組字式基本規則"

http://ccbs.ntu.edu.tw/cbeta/result/readme.htm#loseword

CBETA 現有缺字整理一欄表(包含圖形、通用字、組字式、今昔文字鏡編碼)

http://ccbs.ntu.edu.tw/cbeta/result/rare/index.htm

經典介紹

歷代漢文大藏經概述
民國增修大藏經概述
(感謝「中華佛典寶庫」 Linden 居士提供本文)

◎高麗藏

  高麗版大藏經的略稱。指朝鮮在高麗時代開版雕印的二種漢譯大藏經。包含初雕大藏經及其續藏,以及再雕大藏經。又稱高麗大藏經、高麗本,或簡稱為麗藏、麗本、鮮本。

             ┌ 高麗顯宗二年(1011當宋真宗時)敕崔士成開雕,
        ┌ 年 代︱ 經德宗靖宗至文宗末年(1082)完成,為高麗官以
        ︱    └ 雕大藏經之初雕本。             
   ┌高麗大藏︱ 570函,5924卷。每行15字。卷子本。                          
   ︱ 初雕本 ︱                           
   ︱    └ 備 考─ 在蜀本外,加入貞元錄所收各本。△今僅存殘本。
   ︱
   ︱         ┌ 宣宗三年(1086當宋哲宗時),僧義天自宋歸,獻
   ︱    ┌ 年 代︱ 佛典一千余卷;又奏求經于遼宋日本,達四千卷,
   ︱    ︱    └ 在興王寺上梓,稱高麗續藏經。        
高麗藏├ 高麗續 ︱ 4000卷。每行20或21字。卷子本。                           
   ︱ 藏本 ︱    ┌ 今松廣寺存有大涅槃疏卷十。又日本東大寺存有大
   ︱    └ 備 考︱ 安十年(1094)及壽昌元年(1095)刊華嚴經隨疏
   ︱         └ 演義鈔殘本。                
   ︱
   ︱          ┌ 高宗二十三年(1236當宋理宗時)敕相國李奎報
   ︱     ┌ 年 代 ︱                      
   ︱     ︱    └ 等開雕,至三十八年(1251)完成。     
   └ 高麗大藏︱ 639函,6589卷。1521部。每行15字。
     再雕本 ︱    ┌ 以北宋蜀本高麗初雕本與契丹本互校,稱精本。
         └ 備 考 ︱                      
              └ △日本東京增上寺存有全藏。△版片尚存。  

  高麗國成宗年間,向宋廷求開寶藏,由韓彥恭奉歸,于顯宗二年始刻,就是高麗大藏初雕本。文宗第四子出家,法號義天,宣宗三年自宋歸國,先後廣求佛典于宋遼日本,一總付刊,通稱為高麗續藏本。文宗年間得契丹藏,重勘舊本,高宗二十三年刻為再雕本。這一部分再雕麗藏,在古來各藏中推為精本,幸賴有此,和高麗僧守其的校正別錄,得以保全古本的真相,窺見異同之一斑。高麗刻藏很早,初雕比宋之開寶藏僅遲三十年;據再雕校記,校本有國藏宋藏丹藏,國本又有國前國後之別,則以前刻藏或不止一次了。

法語選粹

聖嚴法師法語

摘錄自中華佛學研究所專輯光碟,您亦可在法鼓山的網站找到最新的資料,感謝法鼓山網站概允本會張貼   http://www.ddm.org.tw/education/chibs/

【禪】

◎禪的目的是教人:學著將現實世界的八熱地獄,轉變為清涼國土的七寶蓮池;試著把自害害人的身口意三業,轉化成自利利他的慈悲與智慧。禪法的鍛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專注。

◎人生即是禪,日用而不知,故需修行。

◎人生的全體無不是禪法,但須在體驗中見到它。

◎所謂體驗,便是時時刻刻去看自己的心。

◎禪坐的方法,是讓我們舒服自在、增進健康。

◎心境要如牆壁,有用而不動。以禪定安亂心,以智慧修慈悲。

◎禪的修行,能使懦者立,頑者廉,狂者謙,剛者柔。

◎不隨境遷,是禪定的工夫,心不離境,是智慧的作用。

◎禪法叫你不要悔惱過去,不要憂慮未來,不要恐懼,不要自滿,不要自卑,只要把握現在。

◎禪法的訓練能夠使人重實際,故可為人生帶來步步踏實,積極進取的信念。

◎禪的修行者,一定會將內心所體驗的,表現到外在世界來,自己體驗到的,必定勸導他人一同分享,也會影響他人,帶同他人,來共同達成心靈環保的任務。

◎要練習到隨時都能夠做自己的主人-既不受外面好壞環境影響,也不受內在煩惱起伏困擾。

【菩薩行】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

◎菩薩是能自利利他的人,自利者必項是以利他為出發點。

◎信佛學佛,非為自己,乃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只要善盡人的義務,同時實踐成佛的理想,就可稱菩薩。

◎菩薩是能自利利他的人,並且是以利益他人來作為成就自己的人。菩薩是能夠用佛法自己斷除煩惱,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能夠用佛法來關懷他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人。

◎時時保持仁厚謙沖、虛心學習、謹小慎微,尊重他人的菩薩儀態,做一個有慚愧心的人。

◎眾生以菩薩為福田,菩薩則以眾生為福田。

◎眾生在那裏?就在我們家裏,以及每天接觸到的每一個人。

◎以無我出世的精神,做入世濟眾的事業。

歡慶端午

端午節簡介

厚德

端午,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大家除了吃粽子、喝雄黃、佩帶香包、還有龍舟競渡的活動,可謂是一個熱鬧的節慶。而這些習俗的由來,相傳是源自於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

依《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深得楚懷王的信賴,卻因此引起其他大臣的嫉妒,於是就在楚懷王之前譭謗屈原,屈原被罷絀之後,寫下了《離騷》。楚懷王則因誤信秦使張儀的話,引發了和秦國的戰爭。

而後,屈原再度被任用,但懷王因聽信其稚子子蘭的話,不顧屈原的諫言,前往秦國赴會,終於客死異鄉。頃襄王即位後,任用其弟子蘭為令尹。而子蘭不滿屈原,便叫上官大夫向頃襄王進讒言,屈原再次被放逐。

這一次,屈原寫下了《懷沙》後,便懷石投汨羅江自盡。過了數十年,楚國終於被秦國所滅。而屈原不但因其文而成為後人學習的對象,更因其忠誠而讓百姓為之悼念不已。相傳屈原投江的這一天,就是五月五日(陰曆)。

依《續齊諧記》的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意,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仍以五彩絲約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五彩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因此我們可知,粽子是為了不讓魚或蛟龍吃掉祭祠之物,才利用葉子來代替竹筒貯米,而民間亦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故事,例如:

  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划著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撲通的往江裡面丟,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原。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原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剝了皮,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然而,上述真的就是歷史的真相嗎? 在這兒,我們提供另一個不同的看法供您參考。

聞一多在其《端節的歷史教育》一文中,以神話學的眼光,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這樣的結論:

  端午本身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而賽龍舟便是這祭儀中半宗教、半社會性的娛樂節目。側於將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給蛟龍享受的,那就不用講了。總之,端午是個龍的節日,它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 ----不知道多遠呢!!

(中略)

  吃粽子這風俗真古得很啊! 它的起源恐怕至少在四五千年前。那時人們的文化程度很低。你們課本中有過海南島黎人的插圖嗎? 他們正是那樣,渾身刺繡著花紋,滿臉的獰惡像。但在內心裏他們實在是很可憐的。那時的人在自然勢力威脅之下,常疑心某種生物或無生物有著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力量,因此他們就認定那東西為他們全族的祖先兼保護神,這便是現代術語所謂『圖騰』。凡屬於某一個圖騰族的分子,必在自己的身體上和日常用具上,刻畫著該圖騰的形狀,以圖強化自己和圖騰的連繫,而便於獲得圖騰的保護。古代吳越民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所以有那斷髮文身的風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或是裹在樹葉裏,一面往水裏扔,獻給圖騰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還在急鼓聲中 (那時或許沒有鑼) 划著那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作競渡的遊戲,給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一切,表面上雖然很熱鬧,骨子裡卻只是在一副戰慄的心情下,籲求著生命的保障,所以從冷眼旁觀者看來,實在是很悲的。這便是最古端午節的意義。


但無論真相如何,在這個熱鬧的節慶裡,也請大家適當地飲食,並做好環境的整理,在一邊慶祝端午的同時,也能夠健康快樂的迎接夏日的來臨。

敬祝各位

端午佳節愉快

心得分享

組字式漫談

厚德

中國字的特性,和拼音符號不同,是屬於圖像式的文字。面對佛典中許多缺字,最好的解決方案,當然還是以完整字型顯示為佳,但在考量其他諸多的因素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現有的字集(Big 5) 以組字拼裝的方式來表達。

其實所謂的組字方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用到,尤其是當我們無法確認那一個文字才是我們所要的時候。您可能聽過類似以下這段的對話:

服務員:先生,請問您貴姓。
顧 客:敝姓臧。
服務員:請問是弓長張還是立早章?
顧 客:都不是,是贓物的贓去掉貝字旁。
服務員:哦,真對不起。我了解了,您的預留位是23號桌。

在上述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發現出現了三個利用組字方式所表達的字,就是「張」、「章」和「臧」。如果說,能夠有名片或是證件,通常能夠一眼就分辨了,這也是最佳的方式,但是如果是在電話中,則利用組字的方式或是其他的表達方式(如張菲的張、章孝嚴的章及臧霸的臧等),就便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了。

當然,這樣的組字表達方式,除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之外,也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無論是現代年輕族的口語:水昆兄=混,貝戈戈=賤,或是故老相傳的「色字頭上一把刀」 (註:把「色」、「絕」這兩個字比對一下,您應該會發現有所不同) ,或是詞人的「秋下一心愁」,乃至以「維民所止」視為雍正斷頭的文字獄,都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特色。

在一般民俗中,更有以中國文字的這個特性發出來的組字哲學 (我們姑且這樣稱呼他們) ,除了有名的預言詩之外,測字也成了一門獨特的「學問」。

測字的方法有很多種,有隨意讓人寫或說一個字,有針對姓名發展的姓名學,也有由固定的字籤中以各種方法挑出一個字的測法。針對字的解釋,也有用筆畫配合梅花易或是五行來說明的,當然,這兒我們指的是,利用中國文字特有的圖像性格,利用猜燈迷式的方式把字重新組裝,增刪筆畫而成為新意義的解說方式。

拆字的方法包羅萬象,如「減筆」、「添筆」、「摘取」、「加冠」、「納履」、「穿心」、「包籠」、「對關」、「指事」、「假借」、「轉注」、「會意」、「象形」、「諧聲」、「觀梅」和「九宮」等等。其中對關的例子如:「善」字為「美首喜足」。而「黯」字以「九宮」測法則為「先時黑,三十歲,見光明。」(拆成黑,立,日三字再分別解釋)

而測字與其說是組字式的運用,不如說成利用中國文字的特有性格,利用重新組合的手法,賦予中國字更新的生命與意義。而真正利用組字式來表達的,在民間流傳的中國預言詩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在此,也摘錄幾段和大家分享:

以相傳描述清朝國勢的黃蘗禪師詩為例 (此非黃蘗斷際希運禪師) :

日月落時江湖閉 (日月=明,指明朝衰亡)
青猿相遇判興亡 (青猿=甲申年)
八牛運向滇黔盡 (八牛=朱,明朝國姓)
二九丹成金谷藏 (順治在位十八年)

又如:孔明馬前課

第四課 ◎◎○◎○◎ 中上
十八男兒 起于太原 (唐太起兵太原,唐國姓李,即十八子)
動則得解 日月麗天

而在燒餅歌中更是比比皆是:

須是川頁合成出,(順治)
庸人不用水火臣,(康熙)
點畫佳人絲自分,(雍字)
一止當年嗣失真。(正字)
朝臣乞來月無光,(乾字)
叩首各人口渺茫,一見生中相稱賀,(叩字去口就是左耳遍旁,各自去口,
加上下一句的一和生是,合起來就是隆)
廿歲力士雙開口,(指嘉字)
人又一心度短長。(指慶字)
叩首之時頭小兀,(道光)
洞邊去水臺用水,(同治) 

或是推背圖第二十二象

讖曰
天馬當空 否極見泰
鳳鳳淼淼 木冓大賴

頌曰
神京王氣滿東南 禍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會支二八月 臨行馬色半平安

金聖歎的註解:「此象康王南渡建都臨安,秦檜專權,遂成偏安之局。」
其中康王名構(木冓),木會為檜,二八月即半春半秋為秦。

姑且不論上述預言詩的真確性為何,但是這樣的組字表達,的確為中國文化提供了許多新奇的創意與構思,也讓人民的生活更豐富了起來。

然而,在文字上運用的組字式,常常會有言外之意,但對於我們利用組字式來描述一個缺字的時候, (所謂的缺字,是指電腦字集中沒有的字) 精確的表達就相形重要了許多。而使用組字式,並非是最終的解決之道,但在最後的規格未統一之前,為流佈方便,並考量使用者及系統的負擔,運用組字式是一個折衷的方案。如果我們能精確的定義組字式的規則,將來也可以使用程式將之統一輸出成對映的字型或圖檔。我們也曾針對這個部份建立了程式及資料庫,以便日後統一更換。

同一個字可能有不同的組字方案,例如:[愷-((疝-(症-(一/止)))/(豉-支))+(文/口)]和[怡-台+吝]是一樣的。當然,沒有人會花這麼多的功夫故意去組一個簡單的字 (預言詩例外) ,如果佛經利用組字式的結果,變成了和預言詩或是燈迷一樣隱晦難懂,這就實非所願了。

利用組字式來認識一個新字的方式,也有其他的應用。運用一種和超級記憶術(Mega Memory) 類似的技巧,把不同的圖像,鮮明的連結在一起,產生對新的字或觀念的認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中文視窗的注音輸入法之中,陝和陜的注音輸入法是不正確的。「陝」音閃,但是輸入注音,只能選擇「陜」(音俠),反之,輸入俠的音,卻只能選擇「陝」(這是陝西的陝)。這個錯誤,是我們同仁利用檔案比對程式比對經文時所發現的。

依字典的解釋:

陜:右邊中間是二個「人」,注音:ㄒㄧㄚˊ,義為:「狹」本字
陝:右邊中間是二個「入」,注音:ㄕㄢˇ,義為:1.地名,河南陝縣 2.陝西簡稱

就陜而言,文字的右半邊為夾,是一個大人的腋下,夾著兩個小孩子,而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大人夾著兩個小孩兒,夾和俠音近,也和陜音近,這樣就不會搞錯了。另外,我們也可以利用陝西來做聯想,陝裡面的小孩兒頭朝向西邊,那就變成入了,這樣子也是很鮮明的方式。

再則,我們再利用這種聯想法,來分辨兩個相似字「市」和「巿」。「市」只有「ㄕˋ」一音,即市場的市,而「巿」則有「ㄈㄨˊ」「ㄆㄛ」「ㄅㄛ」「ㄈㄟˋ」「ㄅㄟˋ」等音。

我們可以想像,在印度的市集裡,一個綁著頭巾的女子頭頂著一罐牛乳,也就是巾上有一點一橫,這是不相連的。也許我們會聯想到一個女子希望用頭上頂著的牛乳換取雞蛋,然後藉由雞生蛋蛋生雞,最後能賺大錢……正想著想著,卻把牛乳打翻了的故事,來加深我們的印象。

當然,也許會有人指出,並非是組字式賦予中國字更深的意函,而是中國字本身就有組合字根的特性。同樣以市字為例,市的篆字是由「ㄓ」「ㄇ」和「ㄋ」三個字型所組成,「ㄓ」就是之,解釋為至,到那兒去的意思,而「ㄇ」就是坰,像市郊的一處地方,而「ㄋ」是及的古字,與集相通。合起來就是「到市郊去,集在一處做買賣。

而巿字則是象形字,像一條布掛在桿子(一)上,古人說是蔽前之衣。像肺、沛、霈等音「ㄈㄟˋ」或「ㄆㄟˋ」的字都從巿,而柿,鬧等則從市。

以上純粹是一點心得分享,雖然組字式並不是解決佛經缺字的最好方案,但是利用組字或拆字的方式,卻能讓我們簡單的傳遞訊息,更進一步擴展文字的內涵。無論是戲謔的,文學的,實用的或是神祕的,都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想像空間。

組字式與其說是代表一個字的呈現,不若說是一個產生字的方程式。更重要的是,組字式保留了該時代某個特定的字型。如今我們很難想像利用簡體字集來解決許多預言詩上的組字迷語。如果說每一個中國字是一副美麗的畫面,那麼組字式就是把這個畫面鋪陳為一則故事的旋律。在我們想起曹操費盡心思去解出「絕妙好辭」的同時,也能同享這份屬於中國人獨有的組字藝術。

網際導覽

台灣網路佛教資源簡介(一)

台大佛研中心獅子吼站、鹿苑佛教暨慈青專站、鹿苑 Mailing list

◎台大佛研中心獅子吼站:

「譬如獅子吼,諸小蟲怖懼,暢佛獅子吼,降伏外異學」----普曜經

網路位址: telnet://cbs.ntu.edu.tw (IP:140.112.143.30)

  台大獅子吼站的設立可說是集數年來網路上諸多佛子之力,再由台大佛學研究中心提供設備,眾緣薈集而得以成立。是目前台灣少數佛學專屬 BBS站台之一,另一則是鹿苑。

  放眼今日台灣連線的宗教版及佛教版,討論日趨浮濫,在許多宗教、宗派等互相爭持下,討論的素質並無法維持。然而在獅子吼、鹿苑等佛教BBS ,在許多朋友的辛苦經營下,各版面的討論皆維持著一定的水準,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有心學佛的人士一齊參與。以下簡單介紹幾個主要佛教版面的特色。

1. 佛法求助哇啦啦(BudaHelp版)

  顧名思義,這個版面是相當開放的,歡迎任何學佛上的新手發言,而在站上的熱心人士也會提供寶貴的意見。討論的內容從生活化的問題到深入的經義探索乃至空義的釐清都有,目標在於幫助大家的學佛。

2. 佛教X檔案(BudaXFile版)

  有鑒於網路上Marvel版(奇聞異事版)是相當熱門的版面之一,然而其上的討論不免有許多是妄語或不合佛說,因此我們成立了這個版,提供人們以佛教的角度又不失輕鬆的立場,探討較新奇的事件。

3. 佛教新消息(BudaInfo版)

  這個版面的目標在於提供教界的各種新消息,諸如各道場活動乃至佛七、禪七等等,藉由網路的便利,來確實地達到宣傳的效果。另外,亦有籌設「佛教雜誌電子版」,搜集各佛教期刊的電子檔,以便利網友們於線上讀閱佛教期刊。

4. 健康飲食(BudaFood版)

  這個版主要在提供一些素食上的討論,內容包羅萬象,從各式素食譜、素食餐廳經驗談、《二十一世紀飲食》電子版、中西醫健康資訊、乃至佛教的飲食態度等都是曾討論過的內容。

5. 佛典電子化討論(BudaTech版)

  從早期網路上各學子們輸入經典開始,一直到當今深入的佛典電子化相關技術研討,這個版貫串了網路上經典的集結歷史。如從最初結集的「佛教經典系列」http://ccbs.ntu.edu.tw/canon/index.html ,到後來成立的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ccbs.ntu.edu.tw/cbeta,這個討論區中匯集了許多專家學者及熱心人士的智慧及共識,希望能順利將佛典電子化,以使得世界各地的學佛者皆能順利取得佛典、研究經義。

6. 大專學佛聯誼版(Eureka版)

  這個版以輕鬆的氣氛帶起學佛者間的互動,不但讓各校的佛學社團得以藉此園地交流、互換心得,並且具有接引初機的效果,在全然生活化的言論中讓大家暢所欲言。

7. 禪與靜坐版(sitting版)

  本版的討論有淺有深,內容如版名所示,旨在提供一些禪坐的基本心態及資訊,使得網路上的朋友能夠有所依循,而不致道聽塗說地依從外道坐法。這個版不在於教人打坐,而首重學佛心態的調整及基礎的講解,我們認為這是佛子學習靜慮的重要方向。

8. 各期刊、社團、道場版面

  獅子吼等佛教BBS站皆歡迎各社團前往開設版面,利用BBS作為社員間聯繫的好地方,歡迎至 newboard版連署成立新版。站上也提供具有電子檔的佛教期刊專屬的版面,使得網友能夠在線上讀到期刊中的好文章。目前已有諸如台大晨曦社版、慧炬雜誌版、法鼓山大專青年學佛會版、靈山寺佛青版、連線慈濟青年大專學佛會版等等社團的版面設立。

  如果您對如何連上獅子吼站有疑問,以下這個網址提供了按部就班的指導,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http://www.hello.com.tw/~gshianns/bbs/bbs.htm

  獅子吼站精華區亦提供 WWW 版,網址如下: http://cbs.ntu.edu.tw

國外朋友歡迎使用美國 mirror站: http://www.media.mit.edu/~dc/cbs/


◎中山鹿苑佛教暨慈青專站

網路位址: telnet://buddha.nsysu.edu.tw(IP:140.117.11.90)

  鹿苑站可說是獅子吼站的兄弟站,站台的定位為佛教暨慈青專站,成立迄今亦有數年,設於中山大學網域。除了提供和台大獅子吼站相同的佛學連線版面之外,亦提供了慈青專屬的版面。稱之為鹿苑,則是指佛陀初轉法輪的「鹿野苑」,有著回歸佛陀本懷的期待。

  鹿苑站內的版面較獅子吼站單純,其系統也較獅子吼站為新。如果您無法連上獅子吼站,到這兒是最佳的選擇。


◎佛教Mailing List

網路位址:請參見 http://buddha.nsysu.edu.tw

  什麼是Mailing List呢? 顧名思議,就是一連串的郵件列表,訂閱者只要參加了某項列表,便能利用電子郵件收發訊息,對象則是所有訂閱該項目的朋友。而獅子吼站和鹿苑站中主要的佛學版面均有設立此項功能,因此透過訂閱Mailing List,您可以直接由自己的E-mail信箱中接到各專區的討論信件並參與討論,而不必連線到BBS上。

  您也許懷疑,此份電子報的收件人是 cbetanews@buddha.nsysu.edu.tw,為什麼您會收到呢? 沒有錯,本會的電子報正是以鹿苑的佛教Mailing List來發送的。但基於某些原因,我們關閉了讀者參與討論的功能,也就是讀者無法利用這個Mailing List發信給每一位訂戶。而您的電子郵件信箱的位址也不會被公開。

  鹿苑的佛教Mailing List歡迎國內(台灣)各佛教道場和團體申請專屬的Mailing List,無論是發送活動訊息,或是成立討論區,皆是很不錯的選擇。在電子刊物益趨流行的今天,許多道場紛紛推出電子期刊,利用網站或是連線的新聞群組或是BBS 版面發表訊息。但是許多消息在蜂湧而至如雪花般的文件之中,很快的就被吞滅了。如果說網頁是消極的,寄惹人厭的郵件廣告是過於積極的,那麼使用Mailing List方式發送期刊或訊息,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使用Mailing List遠較利用電腦一封一封發送郵件方便,簡單且安全省力。您只需要向鹿苑的管理者申請通過,並且在自己的網頁上架設好訂閱的相關功能,使用者便可以線上訂閱,或是利用E-mail訂閱。發送時您也只需要將信件寄給系統,系統會自動發送給每一個成員,並且在收件者的位置上不會出現其他成員的郵件位址。另外,這項功能是免費的。

  以上提供了幾項台灣網路佛教資源的簡介,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交流園地

◎楊居士來函詢問:

我是某圖書館館員,在網路上看到您們發展的佛典。想請教您們,目前國內有那些佛典已"電子化"? 應如何取得? 是否是免費提供或是付費才能使用?煩請告知,謝謝!

■CBETA網路組的答覆是:

您好 :

目前國內主要的電子佛典資料有 :

1. 台大經典系列,這是早期資料,未經完整規劃,詳細內容可在 http://ccbs.ntu.edu.tw/canon 看到,若要下載,可至下列的 ftp 站下載。目錄是 canon。

2. CBETA 漢文電子佛典,目前有大正藏 5 ~ 10 冊 (共六冊) 的經文,可在CBETA 或下列 ftp 站下載。目錄是CBETA。
3. 其它經文,大多與台大經典系列相似,或有些許不同,可至 CBETA 網頁( http://ccbs.ntu.edu.tw/cbeta) 的芳鄰區,有一些重要網站的連結。

東坡站 ftp://dongpo.math.ncu.edu.tw/pub/buddhism/
七葉窟 ftp://buddha.nsysu.edu.tw/pub/
中研院 ftp://ftp.sinica.edu.tw/pub/doc/buddhism
交大NCTUCCCA ftp://nctuccca.edu.tw/Chinese/buddhism/
HiNet ftp://ftp.hinet.net/Chinese/buddhism/
SEEDNet ftp://ftp.seed.net.tw/Chinese/buddhism/

下期預告

專題報導: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電子佛典推廣講習會」專題報導

【 CBETA E-News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
http://ccbs.ntu.edu.tw/cbeta
台北市朱崙街36號303室 TEL:(02)8773-6469 FAX:(02)8773-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