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關於CBETA | 下載 | 光碟 | CBReader | 檢索 | 檔案櫃 | 網路芳鄰 | 服務 | 版權
  注意:本站是 CBETA 舊版首頁,想瀏覽最新資料請至新版官方網站


媒體報導

相關的媒體報導

中央通訊社 2008-02-13

建構全球佛學資料庫 專家提電子佛典建言

記者(黃旭昇)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十三日電)慶祝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立十週年,八國專家將在十六、十七日齊聚法鼓山參加「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對未來建構「數位佛學資料庫及相關計畫之整合性網路」邁出第一步。

順應時代的演進與需求,將流傳兩千多年的佛教經典電子化,是國際佛教發展的大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結合佛教界各方力量,把「大正藏」、「卍續藏經」中,三千六百多部經本,超過一億五千多萬字的內容,完成輸入、校勘,並且提供數位檢索功能。

除了專於漢文佛典的CBETA之外,還有梵文、巴利文、藏文、歐美語文的佛典,在世界各地數位化。目前進行中的各語系佛典目錄整合,搭配上GIS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可讓使用者猶如走入時光隧道,一覽佛法原貌、在不同時空的演變,同時也能從不同區域的差異,研究各地風俗與佛法結合所產生的多種樣貌。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今年成立十週年,而各國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宗教與學術團體創立「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定會」(The Electronic Buddhist Text Initiative 簡稱 EBTI)今年也邁入第十五年。電子佛典對於現代佛教,具有傳播佛教精義,數位典藏佛典的巨大貢獻。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興辦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以及中華佛學研究所,與上述兩個組織,十六日、十七日兩天,在金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辦「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邀集美、德、日、韓、印、泰、澳、丹等各國十多位專家來台。

他們將在各自專長領域上,分別針對如何有效將佛學研究數位經典與其他資源整合,以及如何編修和出版數位化佛學研究的參考工具,提出建言或反省檢討。也期望能達到整合多語系佛教文獻數位資源的重要目標。

會議由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主持開幕,將有上千人次前往聆聽,現場備有同步翻譯人員。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歡迎各界專業人士參與學術界、宗教界交流討論,會議議程、學者名單、論文摘要及報名表格可在 http://cbeta2008.ddbc.edu.tw/ 網站查詢。


人間福報 2008/02/14

【本報台北訊】台灣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立十周年,八國專家將在本周六、日於法鼓山參加「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對未來建構「數位佛學資料庫及相關計畫之整合性網路」邁出第一步。

來台的美、德、日、韓、印、泰、澳、丹等八國十多名專家,將從各自專長領域上,分別針對如何有效將佛學研究數位經典與其他資源整合,及如何編修、出版數位化佛學研究的參考工具,提出建言與交流,以期達到整合多語系佛教文獻數位資源的重要目標。

順應時代的演進與需求,將流傳兩千五百多年的佛教經典電子化,是國際佛教發展趨勢,電子佛典對於現代佛教更具有傳播佛教精義、數位典藏佛典的巨大功效,有鑑於此,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簡稱CBETA),結合佛教界各方力量,把「大正藏」、「卍續藏經」中三千六百多部經本,超過一億五千多萬字的內容,完成輸入、校勘並提供數位檢索功能。

除了專於漢文佛典的CBETA,還有梵文、巴利文、藏文、歐美語文的佛典在世界各地數位化。目前進行中的各語系佛典目錄整合,搭配 GIS 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可讓使用者猶如走入時光隧道,一覽佛法原貌及在不同時空的演變,同時還能從不同區域的差異,研究各地風俗與佛法結合所產生的多種樣貌。

今年除了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成立十周年之外,各國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宗教與學術團體創立的「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定會」(簡稱EBTI)也邁入第十五年。


人間福報 2008/2/18

全球e化結集佛典 加助研究佛教與弘揚

【記者羅智華金山報導】適逢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EBTI)創立十五周年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成立十周年,法鼓佛教研修學院及中華佛學研究所在十六、十七日於金山世界佛教教育園舉行「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邀請逾八國十多名國際學者齊聚一堂交流,可以說,佛教不論在那一個國家,都已用當地語系將佛典電子化,全球佛教e化的時代已經來臨。

一連兩天的國際會議,探討主軸涵蓋「數位辭典編纂經驗分享」、「漢語佛典介紹」、「印、藏語佛典整合與展望」等面向,台灣中央研究院、台北大學數位典藏中心、佛光山電子大藏經、香光佛學院等學界、宗教界團體,在觀禮來自日、韓、美、挪威等國學者發表「韓國佛教全書數位化全書簡介」、「數位梵文佛典展望與未來」等議題後,對於各國進行佛典數位化的成果驚歎不已。

舉例說,日本「大正藏」已有數位版本,來自日本東洋學園大學則發表對歸納「佛教文獻同義詞」的成果,在以「佛光大辭典」作為底本進行中文部分的整合下,目前已完成四萬四千條條目。此外,梵語系的藏文佛典、梵文佛典、巴利文佛典都全部e化。「韓國佛教全書」及「高麗藏」也已全部電子化。可以說,各語系的大藏經在不遠將來可以進行比劃、對照。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表示,可以預見佛教的流傳不論在大中華地區、包括日、韓等地,由於e時代,不僅更加便利教義的弘揚,同時也助益各國研究者對佛典文獻的研究與搜尋,「屬於這個時代的佛典結集已經降臨,前衛的腳步帶領國際佛教邁入新時代!」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主委惠敏法師表示,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耕耘十年,完成「大正藏」等三千五百九十七部經典的數位化,接下來將啟動第三期五年計畫,繼續進行五百二十五部經典的電子化工作。

「如何整合各國佛典數位成果是未來最重要的工作」,惠敏法師指出,目前各國都有成果後,如何相互流通則是接下來要面對的首要之務,才能藉此集結各國之力,打造數位佛典的跨國分享機制,建構整合型目錄與檢索系統。

對此,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榮譽教授 Lewis Lancaster 亦有同感。他表示,整合各國數位佛典結晶是個艱鉅的大工程,無法單憑一國之力完成,必須大家團結合作,此次會議對於如何建立統一的語系轉換格式避免使用介面混亂,及未來在進行資源整合時所要因應的挑戰,都將是共同要努力的方向。


法鼓山網站

八國專家齊會法鼓 慶賀中華電子佛典協會10周年

邁向建構全球整合性的佛學資料庫 為藏經電子化後期發展提供建言

結合佛教界各方力量,把《大正藏》、《卍續藏經》中3千6百多部經本,超過1億五千多萬字的內容,完成輸入、校勘與數位檢索功能的「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將於2/15正式邁入十歲;同時今年也是各國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宗教與學術團體創立「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The Electronic Buddhist Text Initiative 簡稱 EBTI)的第十五年。

做為漢傳佛教研究與發展的重鎮,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興辦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以及中華佛學研究所,為了突顯近年來電子佛典對於現代佛教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將與上述兩個單位共同於 2/16(六)、2/17(日) 上午九點,在金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辦「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EBTI創立十五週年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成立十週年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屆時將邀集美、德、日、韓、印、泰、澳、丹等各國十多位專家,在各自專長領域上,分別就如何有效將佛學研究的數位經典與其他資源整合,以及如何編修和出版數位化佛學研究的參考工具,提出建言或反省檢討。

順應時代的演進與需求,將流傳兩千多年的佛教經典電子化,是國際佛教發展的頭等大事,除了專於漢文佛典的CBETA之外,尚有梵文、巴利文、藏文、歐美語文的佛典,在世界各地進行數位化的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的各語系佛典目錄整合,搭配上 GIS 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可讓使用者猶如走入時光隧道,一覽佛法在不同時空的演變,除可深入佛法原貌,亦能從不同區域的差異,研究各地風俗與佛法結合所產生的多種樣貌。而此次將世界各地從事佛典電子化的菁英共聚一堂,最終就是期望能達到整合多語系佛教文獻數位資源的重要目標。

為實現此一弘法利生的目標,此次會議將檢討過去工作成果,並提出對未來的創見,議題包括「EBIT 與 CBETA 的歷史與未來展望」、「整合佛教文獻數位資料庫」、「以 CBETA 漢文經典作為研究的資源」、「巴利文、梵文、藏文版佛典及其相關佛教文獻」、「佛學研究數位資源的探討與開發」、「開創新工具:開發者的遠見與使用者的需求」等等,現場並舉辦電子佛典的展示與宣傳,期能借重各方的成果展現與寶貴經驗,對於未來建構「數位佛學資料庫及相關計畫之整合性網路」邁出第一步,而這項世界佛學網路資源整合的宏觀計畫,在會議討論前暫時命名為「整合性佛學資料庫」(IBA)。

2/16 -2/17 的「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將進行六個場次的討論,由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主持開幕,預估將有上千人次前往聆聽,配合來自各國的學者,現場備有同步翻譯人員。負責主辦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表示,非常歡迎各界專業人士參與這場在學術界、宗教界皆難得一見的交流討論,共同汲取世界各地設計者與使用者的實務經驗,為經藏的電子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詳細議程、學者名單、論文摘要及報名表格,請上專屬網站 http://cbeta2008.ddbc.edu.tw/ 查詢。


法鼓山網站

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 五十多位學者嘉賓齊聚法鼓山

各國與會學者盼能有效資源整合 建構起全球佛學資料庫網絡

為了突顯近年來電子佛典對於現代佛教所做出的貢獻,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興辦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以及中華佛學研究所於 2/16(六)、2/17(日) 在金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辦「國際電子佛典推進協議會EBTI創立十五週年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成立十週年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邀集美、德、日、韓、印、泰、澳、丹等各國十多位專家,在各自專長領域上,分別就如何有效將佛學研究的數位經典與其他資源整合,以及如何編修和出版數位化佛學研究的參考工具,提出建言或反省檢討。

2/16(六) 上午的開幕式,由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主持。惠敏法師致詞時表示,召開這次的研討會議是希望透過議題研討,讓與會者及各國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單位可以建立起合作的共識與機制,建立起數位電子佛典的資料庫,並讓世界各國的相關資料庫可以相互整合運用,建構整合型的目錄及檢索系統,相信在此合作機制下,必定可在未來的研究領域中,造福更多的使用者。

開幕典禮中,邀請到 EBTI 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榮譽教授 Lewis Lancaster 擔任主題演講的嘉賓,演講主題為『走在數位人文科學的尖端』。Lewis Lancaster 教授在演講時指出,為使用者開發的電子經典、辭典與工具,可說是為未來提供了更多的研究願景和研究的支援。這些成就要歸功於在場的各國專家學者的努力與在數位化實際工作上心力的投入,讓世人見到學者生產力提升的一面,也使得一度尚在理論、思索階段的電子佛典問世,成為學術研究上可行而且重要的一環。

雖然目前的數位研究小有成果,然而 Lewis Lancaster 教授也不忘呼籲在座的各國學者不要滿足於現狀,藉由這次的研討會,找出相互合作的方法及支援機制,使資料或資源能相互運用,最終呈現及利用這些資料,使其能被研究或瀏覽,並能與其他資料或資源相連結,為學術研究開創新的契機。

順應時代的演進與需求,將流傳兩千多年的佛教經典電子化,是國際佛教發展的頭等大事,除了專於漢文佛典的CBETA之外,尚有梵文、巴利文、藏文、歐美語文的佛典,在世界各地進行數位化的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的各語系佛典目錄整合,搭配上 GIS 地理資訊系統技術,可讓使用者猶如走入時光隧道,一覽佛法在不同時空的演變,除可深入佛法原貌,亦能從不同區域的差異,研究各地風俗與佛法結合所產生的多種樣貌。而此次將世界各地從事佛典電子化的菁英共聚一堂,最終就是期望能達到整合多語系佛教文獻數位資源的重要目標。

為實現此一弘法利生的目標,此次「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則以檢討過去工作成果,並提出對未來的創見為題,包括「EBTI與CBETA的歷史與未來展望」、「整合佛教文獻數位資料庫」、「以 CBETA 漢文經典作為研究的資源」、「巴利文、梵文、藏文版佛典及其相關佛教文獻」、「佛學研究數位資源的探討與開發」、「開創新工具:開發者的遠見與使用者的需求」等等,現場並舉辦電子佛典的展示與宣傳,期能借重各方的成果展現與寶貴經驗,對於未來建構「數位佛學資料庫及相關計畫之整合性網路」邁出第一步。

負責主辦的法鼓佛教研修學院表示,在這場學術界、宗教界難得一見的交流討論會中,希望共同汲取世界各地設計者與使用者的實務經驗,為經藏的電子發展劃下寶貴的一頁。而與會的五十多位各國學者及嘉賓們,也利用十六日上午的會議空檔齊聚一起合影留念,為這次難得的學術聚會留下歷史的見證。

◎圖文:法鼓山文宣處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10044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77 號 8 樓 R812
Web-site: http://www.cbeta.org

Tel:+886-2-2383-2182
E-mail: service@cbeta.org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1 CBET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